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Polygon > Info

央行數字貨幣“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背后的5個真相_LIB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由公眾號“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

人人都愛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愈行愈近,點燃了大眾熱情。有的人惡補貨幣知識,關心“是什么”“為什么”等問題;有的人熱衷吃瓜,關心“支付寶怎么辦”“比特幣前景如何”“美元霸權迎來致命一擊”等話題。

拳打支付寶、腳踢比特幣、挑戰美元霸權,不得不說,娛樂圈的瓜吃太多,都吃到金融領域了。真相如何呢?

本文中,我們嘗試一一解答。之所以是嘗試解答,因為任何非官方解讀都帶有主觀猜測意味。

什么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首先是一種貨幣。

貨幣是什么呢?貨幣是一種記賬單位,是經濟活動的潤滑劑。你可以把貨幣想象成提貨單,背后對應著商品和服務的索取權,所以貨幣也成為財富的象征——人們持有和儲存貨幣,意在有一天兌換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

關于貨幣,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貨幣,但問題在于其是否能被人接受。”意思是說,在經濟學意義上人人都能發行貨幣,但并非每個人發行的貨幣都能被大眾接受。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幣,所以比特幣也能在特定范圍內行使貨幣職能,成為一種“虛擬貨幣”。

在現代經濟語境中,貨幣通常指法定貨幣,由央行發行,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特征,在國境范圍內任何人不得拒收。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對應不同的貨幣形態:紙幣現金是人民幣,銀行存款背后是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也是人民幣。

IMF:中國數字貨幣經驗可為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提供有益借鑒:金色財經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起《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發展數字貨幣的經驗可以為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提供有益借鑒。IMF亞太部副主任克里希納·斯里尼瓦桑表示,近年來,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數字人民幣已在一些城市和地區進行測試。他認為,數字人民幣具有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和提高支付效率的潛力,可以擴大支付服務的覆蓋率、降低家庭和小企業的交易成本、有針對性地提供財政支持、提高公共財政的透明度等。[2021/10/26 20:56:53]

所以,什么是央行數字貨幣呢?你可以理解成以數字形態存在的人民幣。

既然都是人民幣,必然可以在不同形態間互換——數字貨幣可以兌換成現金,也可以轉換為銀行存款,反之,現金和存款也可以兌換為央行數字貨幣。

問題來了,現金和活期存款賬戶已經能夠滿足大家的支付需求,站在用戶的角度,為何還需要央行數字貨幣呢?

的確,專家在解析央行數字貨幣的必要性時,多基于央行和金融機構視角,如相比現金,數字貨幣能節約印刷成本,也不存在損毀替換以及運鈔押運問題,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體系的現金管理成本;相比銀行存款,數字貨幣可追溯資金流向,小則防止信貸資金違規入股市、樓市,大則在反洗錢、反恐融資等方面發揮作用。

對老百姓的好處體現在哪里呢?好處是防偷防盜,因為可追溯,也不怕偷盜。不便之處表現為要重新培養一種貨幣使用習慣。

遠光軟件:央行數字貨幣會對區塊鏈行業和市場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遠光軟件(002063.SZ)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未直接參與央行數字貨幣建設,央行的數字貨幣使用短期內不會對公司構成影響,但會對區塊鏈行業和市場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2020/4/22]

當然也不必擔心,也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場景支持數字貨幣,但所有的場景都會兼容現金和刷卡支付。對用戶來講,用還是不用央行數字貨幣,一點也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央行數字貨幣會取代現金嗎?

一定程度上,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是一種順勢而為——順應“無現金社會”趨勢,為數字經濟提供更好的支付載體。那央行數字貨幣會取代現金嗎?不會。

“無現金社會”這個詞在2017年曾經大火,不僅支付巨頭借勢宣傳,連部分商家都開始拒收現金,惹來大量爭議,以央行表態“拒收現金屬于違法行為”告一段落。從那以后,沒有人宣傳推動“無現金社會”,但“無現金社會”并未停止滲透。

現金的使用背負著很大的運營管理成本,一直以來,國家都鼓勵在經濟活動中減少現金使用。如1988年出臺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開戶單位和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采取轉賬方式進行結算,減少使用現金”,對于企業單位,則明確規定只能在限定條件下使用現金且不能超過一定金額,否則便涉嫌違法。無他,現金支付難以追蹤資金流向,大額現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災區。站在企業的角度,大額現金支付還會帶來防偽識別和現金存放等問題,通常也更傾向接受電子化交易。

聲音 | 德國財政部長:面對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挑戰,將引入名為“e-euro”的央行數字貨幣:近日,德國財政部長Olaf Scholz在談及Facebook的Libra時表示,國家核心主權之一就是發行貨幣,我們不會將其留給私人公司。面對互聯網巨頭的計劃(Facebook發行Libra),其表示將引入一種名為“e-euro”的央行數字貨幣,其認為這樣的支付系統對于歐洲金融中心及其與世界金融體系的整合都是有益的,不應將這一領域留給中國、俄羅斯、美國或任何私人機構。外媒評論稱,就加密貨幣而言,Scholz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懷疑者。但是,由于支持數字歐元,這位部長改變了他以前的立場。(wiwo)[2019/10/6]

但對于小額零星交易,現金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最大的優點便是高度靈活性和場景普適性,不需要依賴第三方設備和網絡,可隨時隨地用于交易,適用于一切群體和幾乎一切小額場景。回顧過往,移動支付攻城略地,但再高明的科技也難免有BUG,這個時候,現金便是確保支付順利進行的最熱點頭條后一道安全墊。

同時,考慮到貨幣支付場景的復雜性和客群的復雜性,一二線城市可暢行無阻的做法不見得適合縣域,一部分人追捧的支付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選擇。而現金,每一個人都可用。

最后,現金的匿名性特征更是無可比擬的優勢。絕大多數時候,人們不介意金融機構掌握自己的資金記錄,但也有很多時候,人們希望一些交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曾一度因匿名性特征廣受青睞,但事實證明,現金才是真正徹底的匿名,某種意義上,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追溯性會更加凸顯現金的匿名優勢。

金色相對論 | 朱江:未來央行數字貨幣采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在今日舉行的金色相對論中,關于“根據央行透露的雙層架構運營機制,未來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大約會怎樣運行”的問題,金山云區塊鏈部門總經理朱江表示,由于未來央行數字貨幣采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大家這里注意一下,在這個模式里面,還沒看到金融監管機構的身影,也就是說M0的流通,本來就要注重流通性。單層與雙層的區別:單層運營體系,是人民銀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雙層,就是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使用雙層結構,可以減緩央行的運營挑戰,也避免了在落地時對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服務體系的資源浪費。同時,這還有助于化解風險,也不會導致金融脫媒。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系,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2019/8/15]

所以,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在很多場景替代現金,卻不能在所有場景取代現金。在可預見的未來,現金仍會靜靜躺在錢包里、陪伴我們左右。

央行數字貨幣讓用戶拋棄第三方支付?

除了現金,很多人還憂慮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龍頭地位不保。技術上看,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去中介化”點對點交易,只要商戶和消費者都開通了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兩個錢包地址之間就可以直接交易,既沒有移動支付什么事,也沒有銀行什么事。

不過,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機構——用戶”的雙層運營機制,用戶在金融機構開戶,不直接與央行發生業務關系。

動態 |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兩月內新增8項專利: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6月29日至8月17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新公布8項專利申報,其中4項專利圍繞數字貨幣錢包展開,研究數字貨幣錢包更換密鑰、存幣、升級及開通的方法與系統,其他4項專利則分別研究了數字貨幣明細信息查詢、主動轉幣、扣款及管理的方法與系統。[2018/9/5]

問題來了,央行數字貨幣雙層運營,而第三方支付則是三層結構:央行——銀行————第三方支付——用戶。央行數字貨幣,明確表態需要銀行賬戶,還需要第三方支付賬戶嗎?

理論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沒有第三方支付時,支付轉賬交易也照常運行一樣。就現有清結算體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屬于體驗層面的提升,是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對央行數字貨幣也是如此,沒有第三方支付,不會有實質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是個新戰場,用戶習慣從零培養,現在來看,銀行APP率先試點,先發優勢不在第三方支付這里。

當然,也不必過度夸大影響。站在用戶角度,央行數字貨幣與現金、銀行卡余額并無本質區別,其嘗鮮屬性能吸引少數追求變化的年輕群體,要被大眾普遍接受,卻是個長期和漸進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銀行APP率先試點帶來的先發優勢微不足道。

最后,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并非監管機構有意推動或金融體系自發孕育的產物,而是市場需求自我催生的變革創新。契合市場需求而生,用戶習慣成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護城河。只要用戶體驗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歸根結底,支付的競爭,一直是場景和體驗的競爭。

央行數字貨幣碾壓比特幣的生存空間?

?國內本就不承認“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Libra、比特幣在國內并沒有生存空間。所謂央行數字貨幣碾壓Libra、比特幣的生存空間,更多指向跨境市場。

Libra、比特幣都定位于國際貨幣,依托區塊鏈技術,不受國境線限制,不受現有國際清結算體系束縛,在多國認定虛擬貨幣為非法的背景下,跨境場景成為虛擬貨幣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在技術層面,央行數字貨幣能顯著提升跨境支付體驗,但央行數字貨幣作為中國法定貨幣,帶有主權國家色彩,在國際社會接受度層面不具有Libra、比特幣等非主權貨幣的靈活性。舉例來說,日本等一些國家接受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工具,卻不可能接受人民幣用于其國內交易場景,后者涉及到貨幣主權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從技術層面去對比各種市場自發孕育的“虛擬貨幣”,卻不能僅僅從技術上去界定主權貨幣。主權貨幣是經濟問題、金融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問題,恰恰不是個技術問題。

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是人民幣,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等同于人民幣的國際化。可人民幣的國際化,從來都不是遭遇了技術瓶頸,背后既有美元霸權體系的強大慣性,更有大國之間的力量博弈。

所以,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影響力,不會超出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范圍。對比特幣和Libra等“虛擬貨幣”,也不會構成實質壓力。

比特幣和Libra的真正壓力,來自各個主權國家。比特幣暢想建立一個跨越主權、全球通行的貨幣體系,其早期打出的技術抗通脹的標識也的確吸引了一些人,但貨幣從來都不是一個社會的主角,只是一個附屬工具。有什么樣的社會和經濟,就對應怎樣的貨幣體系;沒有世界大同的社會,怎么會有世界一統的貨幣呢?

當然,世界這么大,世界大同的理想仍有生存空間,相應地,比特幣、Libra也總能找到立足之地;但是,也僅限于立足之地了。

央行數字貨幣挑戰美元霸權?

何謂美元霸權?簡單講就是美元作為國際硬通貨,賦予了美國獨特的優勢——需要用錢時,美國只需要開動印鈔機,而其他國家只能用商品來換,一如前法國總統戴高樂所說:

“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既然全球資源和商品都以美元計價,那理論上,美國開動印鈔機,就可以在全球購買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資產。為了便于理解,可想象這么一種極端情況:全體美國人不工作,靠美聯儲印鈔票在全球買買買就能過上幸福日子。

當然,實際上會有約束,美國印鈔太過分時,會導致美元貶值,動搖全球對美元的信心,各國央行會轉而持有黃金或歐元等其他替代資產,動搖美元的硬通貨地位。問題是,世界上還缺乏美元的真正競爭者。

新冠疫情之后,美聯儲再次推出史詩級“大放水”,開足馬達印鈔,美元卻升值了,因為疫情全球爆發,避險資金無處可去,只能去美國,買美債。2019年末,外國投資者共計持有美國國債6.7萬億美元,約占美國國債未償余額的30%。

美元的霸權地位,讓美聯儲的很多“神操作”有恃無恐,誕生了坊間盛傳的各種“美元割韭菜”案例,讓國際金融體系無比扭曲。

世界上不應只有一種硬通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很多國家不堪“美國噴嚏、全球感冒”的戲碼,在全球范圍內掀起過一波“尋找美元替代者”的浪潮。不少國家把目光轉向人民幣,客觀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速;而中國卻把目光投向一種超主權貨幣——SDR。

2009年,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提議更好地發揮SDR的作用,推動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定價、投資和企業記賬中使用SDR計價,繼而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

現在來看,SDR沒有替代美元。環顧望去,美元也沒有對手:歐元受困于歐盟區國家的財政危機,日元被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拖累,英鎊是上個時代的霸主。找了一圈,人們仍會把目光鎖定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經濟全球影響力提升在金融層面的映射,中國經濟結構升級、提質增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民幣國際化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數字貨幣,能提升人民幣在跨境交易層面的體驗,也僅此而已,不必過度解讀。

國際金融體系不應只有美元,國際金融體系也不期待另一個美元。美元的今天,不會是人民幣的明天。人民幣需找到一種新的方式融入世界,做互惠互利的工具,而非“割韭菜”的利器。

關于央行數字貨幣,就談到這里吧。

參考資料:

1、努里埃爾·魯比尼,斯蒂芬·米姆,《危機經濟學》,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Tags:數字貨幣比特幣LIBLIBRA香港數字貨幣交易所開戶比特幣價格實時行情幣價格libra幣在哪個交易所

Polygon
OKEx第6,火幣第18,CMC最新交易所排名惹爭議_okex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排名有了新變化。在最新的CoinMarketCap排名上,幣安排名第1,OKEx排名第6,火幣更是到了第18位.

1900/1/1 0:00:00
華爾街的比特幣爭奪戰_比特幣

昨天隔夜,美國公布了4月非農就業數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打擊下,美國就業市場簡直慘不忍睹。總體減少了2050萬,創1939年以來新高.

1900/1/1 0:00:00
備受矚目的區塊鏈項目TON正式宣布終止,Telegram創始人親述來龍去脈_RAM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Telegram的創始人PavelDurov在Telegram的官方頻道發文,宣布Telegram推進了兩年半的區塊鏈項目TON正式終止,本文是Durov的原稿全文.

1900/1/1 0:00:00
觀點 | 為什么說比特幣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減半?_CEO

原文:CryptoSlate,原文作者:AliMartinez譯者:Odaily星球日報念銀思唐2020年加密貨幣行業最令人期待的事件——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已經發生.

1900/1/1 0:00:00
觀察 | “新基建”下,區塊鏈助力工業互聯網的四個發力點_SMT

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為應對風險,國家也提出了“新基建”來拉動經濟增長,緩解全球經濟下行風險.

1900/1/1 0:00:00
巴比特專欄 | 如何基于區塊鏈實現高質量協同?_ECH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區塊鏈落地應用,無論是公有鏈還是所謂的“聯盟鏈”,在區塊鏈系統底層的數據視角來看,所有用戶都是單一類型用戶,節點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