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相信抗審查和去中心化嗎?
我們是Ethereum社區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相信一個更加去中心化和抗審查的世界。我們已經厭倦了看到傳統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利益沖突而對投票進行干預,從通過利用社交媒體公司對選舉的外部影響,到根據其派別禁止賬戶。
Crypto應該是一個擁抱抗審查和去中心化理想的運動。
那么,為什么我們滿足于治理框架的中心化和對不同意見的審查?
DeFi團隊宣稱自己是去中心化的,并擺出把權力交給社區而不是特殊利益集團的架勢。但是為什么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相反的情況發生?
目前,Discourse已經成為與DeFi有關的治理框架的首選平臺。Compound、Curve、Uniswap以及幾乎所有其他主要的DeFi項目都有Discourse框架,供其社區成員辯論其協議所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觀點:FTX崩潰可能加快推動加密立法:金色財經報道,位于華盛頓的加密行業游說團體區塊鏈協會執行董事Kristin Smith表示,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倒閉后行業信譽受損,要修復聲譽將需要繼續與美國政策制定者接觸。她表示,該行業可以“擺脫當前的危機”,需要的是與有興趣為加密找到正確的監管框架的兩黨政策制定者合作,不僅要保護消費者,還要推動創新。
Smith說,“我們將看到提出的一些兩黨立法提案,這些提案將在國會的多個委員會中得到非常嚴格的審查和辯論,而且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立法加快完成的勢頭”。[2022/12/14 21:43:20]
但實際上什么是Discourse?
Discourse是一個由硅谷傳統投資公司支持的框架管理服務。Discourse的一些支持者,如SV Angels,也是DeFi項目的著名投資者,如Uniswap。
觀點:印度2022年預算應考慮投資人工智能主導的創新、區塊鏈等:1月23日消息,印度行業專家指出,該國2022年預算預計將鼓勵創造一個創業環境,這將促進金融科技行業、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人工智能、游戲、教育技術、機器人技術和網絡安全等。
政府應該考慮投資發展設計思維,人工智能主導的創新,文科、區塊鏈等,且應該通過頒發獎學金來促進創造性學習,建立新的項目來認可創新,設立專門的機構,資助優秀和有抱負的學習者。政府的這種審慎舉措可能有助于印度實現可持續經濟生態系統的目標。(Firstpost)[2022/1/23 9:07:25]
這些框架的運營者向Discourse支付訂閱費,以換取框架托管服務。作為費用的交換,運營者對其Discourse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包括版主和禁言特權。
觀點:幸存者偏差導致加密生態系統失衡:10月9日消息,幸存者偏差指的是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于幸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未幸存者已無法發聲。 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在2016-2017年的加密初創公司時代,許多公司推出了承諾以區塊鏈為動力的產品,包括區塊鏈社交網絡、通訊、物流、法律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大多數這些項目失敗的原因很普遍,包括產品市場不匹配或缺乏對產品的網絡效應驅動。而早期區塊鏈產品時代的贏家大多是金融產品,這導致加密貨幣中的金融產品占主導地位。區塊鏈對金融經濟的關注過多,以至于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密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實體經濟。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加密貨幣必須發展成為一個高效的市場,人們可以輕松地使用加密貨幣購買服務和產品;也就是說,需將其用作各種易于使用和直觀的產品和服務的支付媒介,而不僅僅是用于金融投機。(Cointelegraph)[2021/10/9 20:16:47]
在DeFi中,大多數時候,項目團隊本身就是這些Discourse框架的運營者,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控制所發生的的辯論甚至行使禁言的權利。
觀點:DeFi并非泡沫,但不否認DeFi有宣發成分:據官方消息,幣贏3周年“幣燃不同”主題云峰會直播圓滿結束,幣贏邀請HyperDAO COO Ryan Ang、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懂事總經理曹寅、等7位DeFi領域重磅嘉賓圍繞當下熱門話題“為什么DeFi到了渡劫的關鍵時刻”展開DeFi專題圓桌討論。圓桌由星空財經合伙人、Bzone(B圈)聯合創始人Jenny主持,針對DeFi是否存在泡沫問題,HyperDAO COO Ryan Ang及DForce 創始人楊民道認為DeFi并非泡沫,但不否認DeFi有宣發成分。原力協議聯合創始人許超認為DeFi雖然有泡沫,但是帶來了更多用戶。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懂事總經理曹寅及鏈改試驗發起人王學宗認為DeFi并非泡沫,是剛需,有真實市場,且用戶還在不斷迅速增長。LD Capital Managing Partner Blake和DeFiner創始人Jason Hu認為事物的發展會伴隨一定的泡沫的產生和消除。[2020/8/7]
有些DeFi項目,比如Compound,由投資其公司股權的風險投資人來運營他們的Discourse框架。
觀點:面對諸多挑戰 BTC仍保持強大的韌勁:比特幣發展過程中,許多事件都對其產生了負面影響。盡管如此,比特幣仍然保持著難以置信的強勁狀態。加密分析師PlanB指出,比特幣面臨多次挑戰:2017年CME期貨推出及FOMO浪潮、2018年美國政府打擊ICO、2018年ETF掙扎、2018年BCH分叉、2019年Bakkt期貨和2020年新冠疫情。面對這些挑戰,比特幣顯示出了其強大的韌勁。(NewsBTC)[2020/6/9]
下面,你會看到Niraj Pant的一條推文,他是Polychain Capital的普通合伙人。
https://twitter.com/cjliu49/status/1283849367791656961?s=20
Calvin Liu是Compound的戰略負責人,而Polychain則是Compound最大的投資人之一,因此,因為早期的投資,他成為了Compound治理過程中最大的代表之一。事實上,在所有個人或組織中,Polychain擁有第二大投票權,包括Robert Leshner本人。他們在Compound治理過程中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參與者,已經對10個提案進行了投票。
https://compound.finance/governance
就Compound而言,我的問題如下:為什么我們擁護一個由最大的代表控制的中心化治理框架?而且與Compound治理有關的辯論主要發生在那里。
對于DeFi的其他部分,為什么總是由項目團隊自己控制治理框架?
在這兩種情況下,我認為與整個社區存在明顯的利益沖突。當團隊控制治理框架時,他們可以審查社區成員的觀點,這些成員可能希望將治理的方向與創始團隊不同。
同樣,當一個最大的代表控制了主要的治理討論框架,這難道不是一種利益沖突嗎?如果出現有爭議的問題,該代表會不會通過主持治理框架上的討論,使情緒朝著他們希望的投票方向發展,從而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當然,可能會有人批評這種說法,說這些DeFi團隊和他們的投資人絕不會重新把審查制度作為解決方案。然而有一些例子表明,審查制度已經在發生了。我說的不是在Discord、Twitter和Telegram上不斷的封殺和禁言,而是實際從治理框架本身刪除社區成員/他們的帖子。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SF的故事,他向Curve的Snapshot和Curve的Discourse治理框架提交了一份鏈外治理提案,內容正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審查制度。
SF創建了一個名為 "停止審查制度,擁抱透明 "的提案。以下是SF在提案中寫的內容。
除了將該提案發布在Curve Discourse治理框架上,并發布在Curve的snapshot頁面上,我們的朋友SF還在Curve的Telegram群里分享了該提案。
Curve團隊以壓倒性的版主力量做出了回應。SF看到自己在Curve上的框架賬號被刪除。
Curve不僅將SF從他們的治理框架上禁言,還將他的提案從Snapshot中刪除。
Curve可以完全控制在他們的快照用戶界面上可以看到哪些投票和提案。
顯然,審查制度確實存在。事實上,這些項目團隊不僅控制了治理框架,還控制了人們發出情緒信號的投票媒介,這就是中心化的一個典型例子。
如果我們繼續允許項目團隊及其投資者控制治理框架,隨著風險的不斷上升,我們只能期待未來這些平臺會有更多的審查和中心化。
我們需要有不被項目團隊及其投資人自己控制的治理框架和信號解決方案。這種控制與國家控制的媒體沒有什么不同,正是我們加入加密技術時試圖擺脫的類型。
近期BTC短線行情波動較大,我們可以從中長線角度來分析BTC目前的走勢,對BTC目前走勢有個概括性的認識,以便于后續趨勢操作.
1900/1/1 0:00:00經歷了整整一個夏天的 DeFi 流動性挖礦熱浪。現在潮水退去,我們觀察到 DeFi 在這輪沖刷后更加耀眼,市場規模非但沒有收縮,反而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期待 DeFi 未來的無限可能.
1900/1/1 0:00:00最近,我們關注了不少幣圈的事件,也接待了不少來自海內外的咨詢,似乎大家對于近期幣圈刑事案件增多有些不解。針對這種情況,結合最新常用罪名,今天颯姐跟大家梳理一下原因,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900/1/1 0:00:00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將首次引入“品牌幣”概念,為客戶購買資源時服務。這是記者從10月20日召開的總臺2021“品牌強國工程”深圳溝通說明會上了解到的.
1900/1/1 0:00:00▌拉加德:歐洲央行已經開始探索數字歐元的可能性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歐洲央行已經開始探索數字歐元的可能性.
1900/1/1 0:00:00DeFi周刊是金色財經推出的一檔每周DeFi領域的總結欄目,內容涵蓋本周重要的DeFi數據、DeFi項目動態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