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28個字的24節氣歌表達了中國人對天時物候的樸素理解。作為24節氣里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的合二為一,更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春季儀式。而在河湟地區,人們過清明節有些獨特的風俗民俗,本期《第一閱讀》將帶領各位讀者走進河湟地區的清明節。
農耕文化的體現之一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據青海本土作家賈文清介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有了過清明節的習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美財政部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召開臨時閉門會議:金色財經報道,根據美國財政部官方公告,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以視頻方式召開了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SOC)臨時閉門會議。財政部聲明中的細節很少,但它表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工作人員就市場發展進行了介紹,委員會討論了銀行業的當前狀況,并指出雖然一些機構面臨壓力,但美國銀行體系仍然穩健且富有彈性。此外,委員會還討論了成員機構監督金融發展的努力。[2023/3/25 13:26:07]
也有史料記載,清明節是由我國另一個民間節日——寒食節演變而來的。寒食節,顧名思義,就是不能生火,只吃冷食。在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詳細記載了舊時大戶人家過寒食節的風俗習慣。關于寒食節的來歷,民間有很多說法,有說古人為了換新火而過寒食節的,也有說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過寒食節的。
馬斯克:目前沒有繼任者可以立即接管推特:金色財經報道,在投票結束之前,馬斯克曾回復華爾街日報稱,目前沒有繼任者可以立即接管推特。因此即使卸任推特CEO,他仍將以所有者身份掌管推特。[2022/12/19 21:54:17]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民間有著“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說法。在河湟谷地乃至全國,春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在下種前,農民總要舉行儀式祈求上蒼風調雨順,等秋后有個好收成。所以說,清明節是農耕文化的一種體現,它寄托了農民祈禱豐收的美好愿望。2006年,清明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杜牧曾在《七絕·清明》詩中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作為唯一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清明節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并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
數據:998枚BTC從Gemini轉移到Coinbase:金色財經報道,據WhaleAlert數據顯示,998枚BTC從Gemini轉移到Coinbase。[2022/8/25 12:46:42]
河湟地區重視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古人的詩句形象地描述了清明上墳祭祖的場面。《朱子家訓》中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可見,自古以來上墳掃墓被視作大事,各地皆然。
河湟谷地雖地處邊遠,但對上墳掃墓也非常重視。
青海人的清明節從春分過后就開始了,俗稱“田社”,諺語云:“九盡十日為社”,青海民俗學者靳育德介紹,田社一般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左右,田社時,西寧以西的湟中區、湟源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等地的耕地尚未完全解凍,春耕尚未正式開始,而清明時這一帶春耕大忙,故西寧及大通、湟源、湟中等地皆以田社上墳為習俗。西寧以東的平安區、樂都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一帶,田社時正值春耕大忙季節,而到清明時春耕已畢,適逢農閑,所以那里以清明上墳為習俗,這一點和外地人只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還是有點區別的。
SUN平臺推出全新升級智能礦池:據官方消息,SUN平臺正式推出全新升級的智能礦池,智能礦池支持“活期”和“定期”的兩種質押方案,且治理挖礦獎勵和項目方代幣獎勵全部升級為超抵押穩定幣USDD。智能礦池還支持緊急提取,定期鎖定的用戶可隨時使用緊急提取功能提其鎖定的資產,以應對用戶的緊急需求。
對于參與鎖定方案的用戶,可根據用戶鎖定時長享受不同加速倍數的收益,首批上線的智能礦池是2pool LP和USDD-USDT LP。
與此同時,現有的2pool礦池和USDD-USDT LP礦池會繼續維持,且現有USDD 礦池的獎勵會根據礦池實際情況逐漸下調并逐步轉移到全新智能礦池。[2022/7/21 2:29:20]
上墳掃墓是重要活動
“在河湟地區,上墳掃墓是個很重要的活動,為此整個家族都要提前商量,安排周到。有的家族認為姑娘女婿是親戚,還要專門提上禮物去邀請。所以上墳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也是一次團圓的節日,平日里難得一見的本家親戚,在這一天都到齊了。”賈文清說,到了上墳這天,家族中的男女老少從天南海北聚到祖先墳地,要為墳頭添土,墳頭大,預示著家族興旺。西寧人有“新墳不過社”的說法,要提前上墳,在墳前要擺上大量的饅頭、果品、肉食等祭品,點燃紙錢,族人按輩分依次跪拜行禮。
到了上墳的日子,以各家為單位,帶著祭祀的用品和食物。傳統的祭祀品是紙錢、香表、冥幣、包袱,還有大饅頭12個,清酒、米湯、奶茶、肉,到墳上燒過紙后,就點燃煤火,把各家帶來的食物集中起來,放在火上燒熱了吃。男人們猜拳行令,喝得痛快淋漓,女人們坐在一邊聊家常,順便揀點撒在墳頭上的祭祀品,拍拍土就吃下去,據說吃了墳上的祭品是一件吉祥的事。
吃飽喝足,該下山了。臨走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由族中長輩挑選幾個比較整齊的饅頭,上墳后還要滾饅頭。有的在最老的墳頭,有的在頭一年的新墳頭,由長者往下滾饅頭,年輕人在下邊呈半圓圈跪著。據說饅頭滾到誰的懷里,新的一年誰就有好運氣。
賈文清說:“上墳結束的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人們就會把饅頭和剩菜全部給他們。因為這一天是祭祖的日子,也就是行善的日子,要讓祖先看看,他的后代們也是樂善好施、積善行德的人。”所以在以前,祭祀品一般都在路上就施舍完了。
清明的獨特風俗
除了以上風俗,舊時的青海人會在清明節時帶孩子放風箏,誰的風箏放得越高就代表誰在接下來的生活里越順利。“風箏飛到高處時,放風箏的人就要把線剪斷,寓意就是讓剪斷的風箏把不好的都帶走,以求吉利。”賈文清說。
青海有這樣一句俗語“抿了水澇澇,阿奶再不老”。很早以前,青海人過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掃完墓回家后,女人們要在這一天洗頭、理發。舊時的女人是不剪頭發的,平常只是綰個纂兒。在這一天,把纂兒打開,由家中的婦女們互相幫著修飾、打理一下。熬一罐濃濃的胡麻水,抿到洗干凈的頭發上,再梳一個光光亮亮的髻子。發髻也有很多樣式,比如元寶髻、朝陽髻、丹鳳髻等等。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因為季節適宜,種下的樹大多容易成活,故也有‘清明前后,種花栽樹’的農諺。”賈文清說,在河湟地區,清明節還有種樹、插柳的習慣,這里說的插柳不是種柳,而是像過端午節一樣,把柳樹插在房檐或門楣上。插柳的風俗,據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清明插柳可以辟邪祈福。但如今,這些習俗也已經慢慢淡去。
Tags:
隨著最近區塊鏈生態系統中NFT的爆炸式增長以及Facebook將品牌重塑為"Meta",Metaverse已經進入了主流公眾意識.
1900/1/1 0:00:00上個月,加密貨幣分析公司Nansen發布了六個新的指數來追蹤NFT市場這六個指數將NFT市場作了細分.
1900/1/1 0:00:00論述題1論述中世紀盛期英、法兩國王權發展的異同。答:中世紀盛期英、法兩國王權發展的相同點:①國王個人專權,依靠“君權神授”說,將立法、行政、司法權集于一身,依靠官僚制度、常備軍等對全國進行集權統.
1900/1/1 0:00:00鞭牛士報道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破獲一起自2016年一直未偵破的比特幣被盜案件,涉案資產按查獲時的價格計算接近36億美元。據了解,該收繳數值為美國司法部有史以來的最大追獲金額.
1900/1/1 0:00:001月11日消息,日前,在CCTV2《正點財經》節目中,聚焦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正式上線,并對京東科技在數字人民幣試點中的“供應鏈+場景+技術”服務優勢進行了報道.
1900/1/1 0:00:00比特幣要當心了,現在有一類全新的競爭者正試圖將其趕下加密貨幣的王位。這些較小、鮮為人知的加密貨幣在現在又一個“山寨幣季節”(altcoinseason)的表現再次優于比特幣,且全球最大數字資產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