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鐘紅???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馬天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中國外匯》2021年第19期
原標題:《中國外匯|數字歐元的發展前景與挑戰》
要點數字歐元若設計和使用得當,可顯著改善歐洲支付體系,但其在隱私安全、金融風險及監管、基礎設施等方面,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除此之外,數字歐元或可對國際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帶來影響。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的發動機和數字社會的助推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探索法定貨幣數字化形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逐步由理論走向實踐。2021年7月,歐洲中央銀行管理委員會正式啟動數字歐元項目,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內,圍繞技術路線、法律框架、應用場景和潛在影響等關鍵問題開展調查評估。這標志著數字歐元發展邁入了新階段。數字歐元將對歐洲乃至全球的貨幣支付體系和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但其所面臨的挑戰與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數字歐元項目啟動背景
第一,數字貨幣需求愈加凸顯。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居民消費、投資、儲蓄行為日趨數字化。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網上購物、網絡教學、線上辦公、遠程醫療等數字化工作生活方式愈發活躍,公眾對于無接觸式支付的依賴程度加深,線上金融服務需求日益旺盛。歐洲央行一項關于歐元區消費者支付態度的研究報告顯示,約1/2的受訪者表示,更喜歡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而使用現金支付在支付總額中的占比也從2016年的79%降至2019年的73%。
第二,現有支付方式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一是可獲得性較差。來自世界銀行全球普惠金融指數數據庫的2017年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仍有5%的人口沒有銀行賬戶,而歐盟其他欠發達經濟體的比例更高。由于缺乏交易賬戶和技術支持,這類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只能使用現金支付。二是交易成本高。銀行卡支付網絡通常需要三方或四方參與處理交易,并從中收取交換費和許可費等各種費用,透明度和結算速度不盡如人意。三是泛歐洲支付體系不完善。歐洲消費者可選擇的支付方式眾多,例如德國的GIRO和法國的CB卡等本地支付系統,Visa、Mastercard、PayPal、支付寶等區外支付體系,但尚缺乏覆蓋整個歐洲的支付網絡。四是跨境支付效率低、風險大。目前,歐洲跨境清算高度依賴由美國控制的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跨境交易需3—5天才能到賬,清算效率較低,手續費高昂,且面臨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當前數字人民幣的底層技術和運營體系已相對成熟: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認為,從以前多地相對獨立的“單點”試點模式逐步向多地聯動的“區域網”試點模式過渡,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的底層技術和運營體系已經達到中等規模可靠運行的基本需求。數字人民幣在交通出行場景的密集試點,說明當前數字人民幣的底層技術和運營體系已相對成熟,正在進入從早期注重體驗覆蓋面轉向中期注重測試深入度的新階段。(經濟日報)[2021/9/10 23:14:24]
第三,比特幣等加密數字代幣和臉書等非主權數字貨幣項目迅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加密貨幣多達一萬多種,總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由于受到缺乏價值支撐、價格波動劇烈、交易效率低下、能耗巨大等局限,難以在市場中發揮貨幣職能,其“去中心化”和“完全匿名”的特點,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于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經濟活動,危害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歐洲央行認為,在日益數字化的趨勢下,提供無風險、可訪問、高效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可以抵消由大型科技公司主導的加密資產的風險,避免對金融穩定性和貨幣政策產生不良影響。
第四,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并積極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國際清算銀行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全球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60%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14%已部署試點項目。目前,大多數國家和經濟體的央行數字貨幣處于研發和測試階段,這使得歐洲央行開發數字歐元的緊迫感日益增加。
數字歐元項目的發展現狀
基于以上背景,歐洲央行一改之前的謹慎態度,積極開展數字歐元的概念設計和實踐探索事宜,數字歐元研發工作進入快車道:2019年年底,歐洲央行成立央行數字貨幣工作組,并推出“歐洲鏈”的新概念項目,探索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問題;2020年9月,啟動數字歐元實驗,評估數字歐元分布式賬本、隱私和反洗錢、對流通中數字歐元的限制、最終用戶訪問四個領域設計技術的可行性;2020年10月,發布數字歐元報告,闡述了數字歐元發行的核心指導原則、潛在應用場景、法律基礎和技術路線等;2021年7月,數字歐元項目進入為期兩年的調查階段,旨在解決貨幣設計和如何分發給民眾的關鍵問題,該決定得到了德法等國的支持。
中國銀行首席科學家郭為民:在自貿區內探索將數字貨幣作為結算工具:7月28日,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圍繞“全力推動‘兩區’建設,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協商議政。北京市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銀行首席科學家郭為民建議,充分發揮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把中關村銀行打造成數字銀行,以數字貨幣的守正創新為基礎滿足區內企業支付結算、投融資的個性化需求。充分發揮數字貨幣支付即結算、交易鏈條可追溯、資金流向可追蹤等特性,在自貿區內探索將數字貨幣作為結算工具,提升企業間貿易結算的效率、降低成本;打造基于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金融交易系統;積極鼓勵有實力的核心企業與中關村銀行合作探索打造企業級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結算平臺,試點建立封閉企業場景的數字貨幣跨境支付體系,提升企業跨境貿易、結算效率;并以此為基礎,協助央行探索進一步建立更廣范圍的分布式跨境支付網絡,在新一輪的全球性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爭奪中取得先發優勢,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北京日報)[2021/7/28 1:21:04]
對數字歐元的發展歷程,可以從法律框架、實踐探索、技術路線三個方面加以概括。
法律框架。數字歐元發行有一定的法律基礎,但較為薄弱。2018年6月,歐盟頒布《第五版反洗錢令》,將加密貨幣業務與銀行、支付處理、游戲等服務歸為同一法律類別,規定銀行不能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為加密貨幣或虛擬資產業務提供服務,從法律層面規范并監督私人數字貨幣的使用。2020年,歐盟密集出臺了《人工智能白皮書》《歐洲數據戰略》《歐洲新產業戰略》等文件,旨在確保歐洲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優勢。之后,歐委會又推出了《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草案,強化對數字支付領域的反壟斷監管,規范金融數據使用行為,為數字歐元的推出營造法治環境。
實踐探索。歐盟成員國分別從概念設計、分發模式、跨境支付、隱私保護等方面展開了實踐探索。意大利銀行協會已經開始試驗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數字歐元,主要研究基礎設施和分發模型的技術可行性和可編程性如何用于區分央行數字貨幣與現有電子支付系統。西班牙負責快速支付系統的Iberpay與16家西班牙銀行合作,成功完成了概念驗證試驗,測試了未來數字歐元的不同設計選項。立陶宛央行將其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紀念幣LBCOIN項目經驗應用于數字歐元的研究中,證明了分布式賬本技術支撐的跨境數字歐元的可行性。法蘭西銀行與埃森哲、匯豐銀行等八家知名企業開展了CBDC試驗,旨在實現銀行間結算現代化,實驗結果將為數字歐元發展奠定技術基礎。荷蘭央行報告稱,該國正準備研發CBDC,并毛遂自薦要作數字歐元的試驗場所。
中國銀聯、清算協會等35家中外機構投資跨境清算公司CIPS: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公司完成工商信息變更,股東新增中國銀聯、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花旗金融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等35家中外機構,旨在提速人民幣國際化。企業名稱由“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據悉,跨境清算公司注冊資本從780萬元人民幣增加到238000萬元人民幣,增幅達30412.82%。從具體股權架構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認繳出資3.74億,持股比例為15.7%,為實際控制人,剩余35家中外股東合計持股84.3%。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認繳出資1.87億,持股比列為7.85,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其他4家機構同列第二大股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出資1869萬,持股比例為0.79%。(支付百科)[2020/5/7]
技術路線。歐洲央行將立足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技術路線。數字歐元作為現金和中央銀行存款的補充,重點設計方向是面向個人和非銀行企業的零售交易數字歐元,旨在為公眾提供一種簡單、無成本、可信的數字支付方式。在運行機制方面,考慮到歐洲央行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提供交易監控、客戶分析、關系維護等服務,數字歐元將采取雙層運營模式。具體而言,央行負責發行數字歐元,以及運營后端基礎設施和保管交易總賬;受監管的支付中介機構負責支付服務和賬務維護等服務。為了應對數字歐元跨境流動帶來的匯率風險、貨幣替代和經濟犯罪等問題,歐洲央行嘗試利用多邊CBDC系統探索跨幣種、跨國交易的可行性,即多國央行數字貨幣間通過制定兼容或統一的標準、使用技術接口或通用結算平臺將系統互連,或者建立單一的多幣種支付系統達成跨境和跨幣種的互操作性方案。例如,法國央行、瑞士央行及一些私營機構共同開展批發型數字貨幣跨境結算試驗,主要關注銀行間批發貸款市場。法國央行確信,該項目將能夠顯著提高支付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此外,數字歐元在設計上允許非歐元區居民獲得和使用,未來或可通過限定持有數量和制定回報政策,來避免資本流動和匯率過度波動。
動態 | 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實現“區塊鏈”應用業務突破:據人民網消息,近日,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聯手銀行同業成功敘做“區塊鏈”福費廷(BlockChain Forfeiting)交易平臺國內證買賣業務6185萬元,標志著青島地區銀行業交易銀行業務在“區塊鏈”應用創新方面取得突破。下階段,青島中行將進一步拓展業務場景,挖掘技術創新價值,將區塊鏈技術賦能交易銀行業務,推進福費廷二級市場業務拓展。[2019/6/13]
數字歐元可能帶來的挑戰
數字歐元將在貨幣政策、支付網絡、普惠金融等領域發揮作用;但與此同時,數字歐元在隱私安全、金融風險及監管、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等方面,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是隱私保護和限制非法金融活動之間難以尋求平衡。歐洲央行關于數字歐元的公開咨詢結果表明,公眾對數字貨幣支付私密性的要求最高,其次是安全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從理論層面看,數字歐元交易的匿名性和可追溯性存在沖突。若用戶使用數字歐元未驗證身份,即支付是匿名的,則可能給非法活動提供沃土,阻礙反洗錢和打擊恐怖融資活動,不符合公眾利益;若用戶在訪問數字歐元服務時表明身份,交易信息、地理定位和搜索記錄等,又可能被中介機構獲取而滋生灰色交易,增加數據泄露和數據濫用的風險,侵害用戶個人隱私,甚至威脅個人的財產安全。
二是歐元區內技術知識、基礎設施、法律環境和偏好存在較大差異。歐洲各國基礎水平有較大差別,數字歐元達到泛歐洲支付任重道遠。歐元區國家的消費習慣和現金使用偏好各不相同。例如,德國、馬耳他、奧地利、塞浦路斯等國更偏好現金支付;與之相反,法國、比利時、芬蘭、盧森堡則更偏好非現金支付方式。各國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參差不齊,數字化程度各不相同。荷蘭支付現金比例逐年下降,擁有高效可靠的數字支付基礎設施,大部分支付都是數字形式,并引入即時支付等多項提高支付基礎設施效率的措施。希臘的數字化發展較為悲觀,屬于“掉隊國家”行列,互聯網接入和普及率低于歐盟平均水平。各成員國數字貨幣法律環境也不盡相同。例如,德國對數字貨幣的監管較為嚴格,允許部分銀行從2020年開始存儲數字貨幣并開展數字貨幣托管業務,個人只有經過官方批準才能從事相關業務;而奧地利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則較為寬松,部分企業接受數字貨幣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數字貨幣領域的初創企業在此設立公司。
聲音 |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區塊鏈在線上自組織經濟模式規模化的可行性等方面仍存在制度挑戰:金色財經現場報道,在今日舉辦的金融界2018夏季達沃斯之夜+區塊鏈思享會上,中國銀行前行長、國家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提到,區塊鏈的制度挑戰在于線上自組織經濟模式規模化的可行性、經濟主體與責任主體的身份認證、上鏈資產與數字資產的產權認證和保護、虛擬貨幣或通證的機制和法律地位和市場行為的監督及市場秩序的維護。他認為,社會性功能的實現通常需要中心,需要法律需要執法者,但在區塊鏈規模化的線上自組織經濟業態中能否實現又如何實現;數學算法能否成功地替代中心、替代中介、替代法律、替代執法者;算力優勢是否會構成壟斷、妨礙公平;地下灰黑色交易能否管控...這些方面都仍有待解決。[2018/9/17]
三是對金融監管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字歐元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服務機構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在流通、發行、清算等環節給監管體系帶來沖擊。而現有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政策不健全、監管模式與數字貨幣金融市場不匹配等問題,或導致監管框架難以覆蓋數字歐元。若缺乏有效監管,數字歐元將可能成為犯罪分子非法金融交易的虛擬避風港,抑制私營部門的市場參與和研發創新,影響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數字歐元項目的潛在影響
數字歐元的典型特征和技術路線有別于傳統貨幣,若設計和使用得當,可顯著改善歐洲的支付體系,促進金融和數字經濟的創新與發展。除此之外,數字歐元或可給國際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帶來影響。
一是增加商業銀行“數字化擠兌”風險,需通過恰當的設計方案來有效應對金融脫媒和融資來源的波動。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若所有15歲以上的歐元區公民將3000歐元銀行存款轉換成由歐洲央行控制的數字歐元,歐元區總存款將減少8730億歐元,歐元區銀行的平均貸存比將從97%提高至105%,尤其是希臘、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小國面臨的沖擊更嚴重。該報告表明,數字歐元的可獲得性將提高銀行存款向數字歐元轉移的速度和潛在規模,導致銀行由零售存款組成的穩定資金減少,進而影響銀行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的能力和市場中信貸的配置效率,由此會引發“數字化擠兌”和“金融脫媒”,進而或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數字歐元還可能改變商業銀行的融資結構。“數字化擠兌”將導致銀行存款資金下降,迫使銀行更多依賴市場融資,進而增加市場融資的成本和不穩定性,降低銀行凈穩定資金的比率。針對上述金融脫媒和融資結構改變等問題,數字歐元報告提出,可通過建立分級回報制度、設置用戶持有量上限等措施,來減輕數字歐元對金融穩定性的沖擊。
二是數字歐元的出現可能導致他國貨幣被替代。數字支付的低成本和便捷性降低了貨幣切換的成本,加速其被公眾接受的速度,數字歐元的支付手段和儲存手段產生的網絡外溢效應將加速這一趨勢。數字歐元的可獲得性可能使得貨幣不穩定和經濟基本面疲軟的第三國貨幣全部或部分被替代,導致數字歐元逐漸成為當地的支付手段、儲蓄方式甚至是記賬單位,即“數字歐元化”。一方面,“數字歐元化”對非歐元區國家貨幣主權構成威脅,甚或引發海外政府的不滿和緊張局勢;若沒有恰當的設計和保障措施,貨幣替代還將提高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對稱性,增加外匯管制和防范資本流動風險的難度;此外,數字歐元使用產生的交易數據是重要的戰略資產,若被非本國政府掌握并惡意利用,將嚴重威脅國家和人民財產的安全。但另一方面,從歐洲內部來說,數字歐元可以加速歐盟成員國對歐元的使用,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促進歐洲整體經濟增長和數字技術創新。
三是改變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貨幣投放效率。歐洲中央銀行突破了當下各國央行數字貨幣實驗暫不計息的謹慎思路,在數字歐元報告中其提出了分級計息系統。有息數字歐元作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打破了現金利率為零的限制,為央行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政策利率傳導機制。具體而言,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整數字歐元的利率來調控銀行存款和貸款利率,直接傳導至持有數字貨幣的家庭和企業,影響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此外,數字歐元有助于提高貨幣投放效率。傳統意義的貨幣政策通過一系列傳導后,極有可能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和微觀個體影響而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數字歐元的可編程性則使得央行了解每一筆交易支付、具體用途、使用情況等貨幣流轉信息,有利于精準控制經濟體中的貨幣供應量,從而對居民儲蓄和消費產生影響,提高貨幣政策的準確度、有效性、時效性。但考慮到數字歐元的個人持有量存在上限,央行現金和數字貨幣資產總額相對于銀行存款規模并不大,數字歐元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將十分有限。
四是短期難以撼動美元霸權,長期將加劇國際貨幣的競爭。根據SWIFT的統計數據,美元在國際結算、資產儲備與外匯交易使用中長期占有絕對優勢,歐元穩居第二位。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地位征收國際鑄幣稅,控制全球跨境支付系統,頻繁實施金融制裁,早已引起世界其他國家的不滿。有觀點認為,數字歐元的出現或可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改寫全球儲備貨幣格局,沖擊各國貨幣主權。但實際上,歐元的國際作用更多取決于歐盟的國際貿易規模、經濟政策的穩健性、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際貨幣使用慣性等因素,短期內不會因為數字歐元的發行撼動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心位置。這種觀點更多是基于訴求而非經濟金融規律。
值得關注的是,現有貨幣體系格局將在長期發生漸進式調整,領先發行的數字貨幣在國際貨幣競爭中占據優勢,并可能加劇國際貨幣競爭。2019年11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指出,新的貨幣競爭已經到來,這次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戰爭。2021年7月,布蘭迪斯國際商學院切凱蒂教授甚至將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競爭比作一場“軍備競賽”,若一國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交易方式,他國可能會陷入本國貨幣需求暴跌或金融機構資金外流激增的困境,從而可能導致各國陷入爭相研發數字貨幣的囚徒困境。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數字人民幣、數字歐元、數字美元、數字日元等主流貨幣逐步進入測試和使用階段,數字貨幣競爭將日趨激烈。這場“新型貨幣戰爭”甚至可能顛覆世界金融格局,重塑國際貨幣體系。未來貨幣體系可能出現三種情況:最保守的情況是維持現狀,一個大國或者聯盟發行的CBDC占據主導地位,其他國家的CBDC起輔助作用;中間情況是形成基于多國CBDC網絡,并由公共部門提供一籃子合成霸權貨幣;最激進的情況是形成區域性的數字貨幣區,由官方或者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之間相互競爭。顯然,數字貨幣的出現增加了國際貨幣競爭的維度,國際貨幣體系演變注定是一個漫長且不確定的過程。
據TechCrunch10月19日報道,德國數字銀行N26以90億美元估值完成9億美元E輪融資,ThirdPointVentures和CoatueManagement領投.
1900/1/1 0:00:00據新浪財經消息,10月12日,北信源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與杭州安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機在環境監測方面發揮了作用.
1900/1/1 0:00:00出品|白澤研究院 以Tether為首的穩定幣最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本月早些時候,Tether及其附屬加密交易所Bitfinex同意支付4250萬美元,以和解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
1900/1/1 0:00:00GameStop(GME)正在組建一個由區塊鏈和NFT專家組成的團隊,致力于該公司即將推出的NFT平臺.
1900/1/1 0:00:00原文:新浪科技 作者:飯盒財經 元宇宙有多火,已經無需贅言。似乎不投元宇宙的VC,已經是古典VC,沒聽過元宇宙,和沒聽過區塊鏈一樣out了.
1900/1/1 0:00:00在前文《誰允許你訪問了?》中,介紹了區塊鏈中的權限層級、基于提案投票的權限管理模型,那么基于提案投票的權限管理模型在區塊鏈中是如何使用的呢?下文將進行介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