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
這聽起來耳熟嗎?
你剛做完一筆比特幣交易并且非常想看到它是否會出現在下一個區塊中。你預期比特幣的出塊時間是10分鐘。查詢比特幣節點的記錄,距離上一個區塊已經過去7分鐘。你想起比特幣區塊出快符合泊松過程,并且是無記憶性的。雖然上一個區塊產生后已過去7分鐘,你可能還需要再等待10分鐘。
又過去5分鐘。新的區塊依舊沒有出現。這期間你一直緊盯比特幣節點的記錄。距離上一個區塊已過去12分鐘。等待期間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雖然又等了5分鐘,但數學理論告訴你,還需等待10分鐘下個區塊才會出現,因為泊松過程是無記憶的。
你繼續盯著比特幣節點的記錄,又過去了8分鐘,終于新的區塊出現了。你對自己說:“在等待自己的交易被確認時,總是需要20分鐘才能看到我的區塊被礦工挖出,我發誓這種情況經常在我身上發生”。
開發人員編寫代碼使人們可利用1982年推出的Commodore 64電腦挖掘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一位軟件開發人員編寫了代碼,使人們可以在最早的大眾市場計算機之一Commodore 64(1982年推出的計算機)上挖掘比特幣。該代碼可在開發人員文件共享平臺GitHub上訪問。憑借0.2 h/s的哈希率,該電腦比現代挖礦硬件要慢幾個數量級。[2021/4/13 20:12:08]
如果這個情況在你身上也發生過,那么你不是孤獨的。這種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簡化假設,當比特幣算力是常數時,我們知道出塊的平均時間是10分鐘,并且挖礦過程可以用泊松過程建模。因為泊松過程是無記憶的,所以任何時候我們期望產生新區塊的時間是10分鐘。不論我們等了多長時間,這個期望值都不變。這種無記憶的特性對過去和將來都是適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你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點,那么之前區塊產生的平均時間是10分鐘之前。
交易員:理論上可通過特斯拉免費電力挖掘以太坊,但不建議:加密貨幣交易員兼分析師Tyler Swope表示,其正在研究如何通過特斯拉挖掘以太坊來獲利。在新的YouTube視頻中,Swope討論了是否有可能通過將挖礦設備放在特斯拉后面并利用一些特斯拉車主可利用的免費電力來獲利。Swope研究了特斯拉的電力效率統計數據,并將其輸入Minerstat.com,以計算使用免費電力挖掘以太坊可以賺到的金額。結果顯示,一月收入可達2281美元。Swope表示,無論如何都不算太糟糕,因為如果包括算力和以太坊價格在內的所有條件保持不變,那么一年的收入將超過2.7萬美元。Swope引用Vice的一篇研究這種可能性的文章稱,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他不建議這樣做,這可能會使車主的保修作廢,可能會炸毀車輛和電池,所以請不要這樣做。(TheDailyHodl)[2020/12/18 15:37:34]
這一點很清楚,因為如果從泊松過程中抽取一系列事件作為樣本,然后再抽取第二個樣本,并反轉該系列事件的發生情況,那么這兩個樣本將無法區分。因此,通過對稱性我們可以知道,當你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點,則發生下一個事件時間的期望值和過去事件已經發生時間的期望值是相等的。
聲音 | 葉茂:挖掘鏈上的數據是為了用其為區塊鏈護航:金色財經現場報道,2月22日,由金色財經主辦,貝殼公關承辦,節點資本、NodePlus、科技寺協辦的金色沙龍北京站第七期正式在京舉辦。Chaindigg創始人兼CEO 葉茂指出,挖掘區塊鏈上的數據是為了用數據為區塊鏈護航。一方面讓區塊鏈生態更好地發展,并從里面發現一些有問題的東西,包括項目、有問題的交易,讓大家規避這些風險;另一個方面,能夠通過數據讓量化基金、企業、交易所去使用。[2019/2/22]
“等一下,你的意思是,如果我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點,那么我們預計上一個區塊是在10分鐘前被挖出的,并且下一個區塊將會在10分鐘后被挖出。這不就意味著出塊時間總共是20分鐘嗎?”
動態 | Blockstack試行新應用程序挖掘計劃:據Bitcoin magazine報道,多中心化網絡開發公司Blockstack正在試行一項新的應用程序挖掘計劃,鼓勵設計人員直接在Blockstack平臺上創建新應用程序并獲得比特幣獎勵。目標是擴展分散的應用程序生態系統,同時為構建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提供資金。[2018/10/24]
非常正確,這正是我想說的。如果你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點,那么前一個區塊和下一個區塊間的時間平均是20分鐘。
“這不可能是真的,因為我們知道平均的出塊時間是10分鐘,而不是20分鐘。”
這個悖論本質上和搭便車悖論是一樣的,為了解決這個悖論,我們需要知道,“塊與塊之間的期望值是什么?”,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說清楚。要計算期望值,我們需要知道用什么分布進行計算。
假設我們觀察比特幣區塊鏈一段時間,然后列出每個連續塊之間的時間間隔。當我們對這個數字列表求平均值時,我們將得到一個接近10分鐘的數值。這種方法的平均對應于一個分布,其中每個區塊的間隔時間以相同的概率從分布中抽取出來。
更準確地說,這種非負數間隔持續時間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數是一個指數分布pdf1(t)=N1e?λt,其中λ是0.1min-1,也就是比特幣的出塊速度,N1是一個正態分布常數。這個分布的期望值是∫tpdf1(t)dt=10min。
假設我們觀察比特幣區塊鏈一段時間,記下跨越每天上午9點這一時間點的兩個比特幣區塊的時間間隔。如果把每天的時間數據平均一下后會發現,區塊生成平均時間值其實接近20分鐘。用這種方法算出的平均值其實對應的是一個“每個區塊間隔都被抽樣”的分布,它并不是用均等的概率,而是與間隔持續的時間成比例。舉個例子,一次持續14分鐘間隔的抽樣結果可能會好過兩次間隔7分鐘的抽樣,因為14分鐘間隔的抽樣時間是7分鐘的兩倍。
我們可以使用上述指數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將其乘以一個線性影子,再根據間隔時長重新計算概率。歸一化之后,隨之產生的該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就會成為伽馬分布:pdf2(t)=N2te?λt。這個分布的預期值將會是∫tpdf2(t)dt=20分鐘。
我們可以通過調用上面的時間反轉對稱性參數來復查這個結果。當我們選取一個隨機時間點,可以將下一個區塊生成的時間設為一個隨機變量x,它的概率密度函數設為pdf1;再把前一個區塊生成的時間也設為一個隨機變量y,它的概率密度函數也是pdf1。因此,兩個區塊生成的總時間就是隨機值xy,我們可以通過將函數pdf1本身卷積來計算xy這個分布,這樣結果就可以得到pdf2。
在計算平均區塊生產間隔時間的時候,使用第二種抽樣方法可能會產生一些“偏差”,因為第二種抽樣方法的區塊間隔時間更長,因此兩種不同抽樣方式產生的結果也會存在差異。不過,“偏差”這個詞在這里并不是貶義。因為我們也不能說另一種采樣方式就是不正確的,或是存在偏差的,它只是一種不同的抽樣方法,僅此而已。你需要使用什么樣的時間間隔分布,取決于你要計算什么。如果你想要計算比特幣吞吐量,那么可能需要使用指數分布;如果你想知道“為什么包含了我交易的比特幣區塊要花20分鐘來挖掘?”,此時可能需要使用伽馬分布了。
金色財經翻譯自WhyIsItTaking20MinutestoMineThisBitcoinBlock?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
1900/1/1 0:00:002019年伊始,金色財經推出全新欄目:FunTwitter。推特是海外加密世界意見領袖們發表言論的重要場所。金色財經將為您收集每日加密世界中的海外意見領袖與知名媒體在推特上的有趣推文.
1900/1/1 0:00:00在過去的兩個月,幾種加密貨幣不幸淪為了所謂的51%攻擊的受害者,這恰恰表明了這個事實:并非所有區塊鏈網絡都像它們聲稱的那么安全、「牢不可破」.
1900/1/1 0:00:00一開始是Verge,價值180萬美元的代幣在幾個小時之內被洗劫一空。接著是BitcoinGold,黑客通過雙花攻擊卷走了1800萬美元的BTG。然后又是Verge,這一次的損失是170萬美元.
1900/1/1 0:00:00原文閱讀時長16分鐘:https://medium.com/@Mat_Hargreaves/how-public-key-cryptography-will-continue-to-libera.
1900/1/1 0:00:00據KuCoin交易所公告,KuCoin已于5月20日全球首發NeutralDollar(NUSD)并開放BTC/NUSD和USDT/NUSD交易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