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最近巴比特上有不少討論Staking的文章,比如陳威廉的這篇《“鎖倉越多價格越漲”絕對是個偽命題》,以及我是大宇的這篇《觀點:要特別警惕存幣生幣和鎖倉生息中的套路》。
這些觀點都很有意思,都深入討論了Staking某一方面的問題,不過我想問的問題好像更大一些,我想問的是:Staking這種模式真的合理嗎?真的有意義嗎?
Staking經濟這個詞好像是突然之間就火了起來,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Staking這個概念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上流行的都是比特幣的那一套:固定總量、定期發放、定期減半。也不知怎么的,突然之間風向就變了,突然就開始流行Staking的增發、鎖倉這一套了。
我個人認為,國家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可能是一個分界點。雖然之前Staking的概念就存在,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一直到國家出臺這個征求意見稿,正式開始限制POW以及挖礦產業的發展之后,新項目采用POW的空間被大大限制了,促使新項目都轉向了POS、DPOS機制,于是原先不怎么火爆的Staking就進入主流舞臺。
或許是因為這種模式來的太突然,所以市面上比較少看到對Staking模式本身的思考和質疑,我這篇文章算是拋磚引玉吧。
我先說我的結論:我不認為Staking是一個好模式!
關于Voyager向Binance.US出售資產聽證會將在周五繼續進行:金色財經報道,法官和債權人就該經紀人向Binance.US出售資產的提議進行八個小時的證詞,法官Michael Wiles仍未對重組協議做出裁決,聽證會將于周五在紐約南區的美國破產法院繼續進行。
律師表示,重組計劃獲得了97%的投票債權人的批準,盡管只有6%的Voyager債權人實際投票。據Voyager債務人的一名律師稱,目前超167,000名Voyager客戶已經注冊了Binance.US平臺。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紐約監管機構均反對該項重組計劃。
此前報道, Voyager破產法官表示,SEC反對BinanceUS的收購交易“是一種掩飾”。[2023/3/3 12:40:24]
雖然Staking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同項目Staking的具體方法不一樣,但是基本模式是一樣的,就是增發+鎖倉生息,而我主要的質疑點也是這兩個點。
二、增發——從持幣的第一天開始,你的幣就在貶值
Staking一般是對POS、類POS共識機制而言,POS機制與傳統金融世界里面的股票有一點像,簡單來說就是用股份說話,誰的股份越多,那么誰在系統當中的發言權就越高。
但是在傳統的金融世界里面,股票總量一般是恒定不變的,如果你要想增發新股,需要非常復雜、嚴格的審核手續,這個審核手續的難度可能僅次于IPO,所以一般獲得增發機會的公司不是很多。
Ribbon Finance發起關于Ribbon Lend第二批借款人的社區投票:11月1日消息,鏈上結構化產品Ribbon Finance發起關于其DeFi借貸產品Ribbon Lend第二批借款人的社區投票,選項包括Parallel Capital、Auros、Amber Group、Nibbio,最終將選出兩個借款人機構。投票將于11月6日結束。
據此前報道,Ribbon Finance正考慮為Ribbon Lend推出第二輪借貸池。社區將投票選出其中兩個。然后Ribbon Finance將為選定的機構借款人創建兩個新的借貸池。[2022/11/1 12:03:28]
雖然也有股票分割、股票回購等使得股票總量發生變化的手段,但是這些方法在現實生活當中一般都用的比較少,所以大部分公司股票總量都是長時間保持不變的。
在這種模式下,只要公司的利潤、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在逐年的增長,那么每股的價值也就在不斷的提高,那么相對應的每股的價格也會逐漸的提高,這個邏輯是明顯的,而且在不同時期的可比性比較高。
在目前區塊鏈的模式下,區塊鏈里發的不是股票,是Token。股票背后對應的是分紅權、投票權、剩余資產追索權,而Token背后對應的權益則大不相同,有些對應的是分紅權,有些則對應的是像點卡、積分這一類的使用權。
加拿大和美國的證劵監管機構發起關于加密貨幣詐騙的“國際制裁”:加拿大和美國的證劵監管機構發起關于加密貨幣詐騙的“國際制裁”,TDCI表示,今年4月,由NASAA成員組成的一個特別工作組被召集起來,“開始對ICOs和加密相關的投資產品展開一系列協調的調查”,ICOs或Token銷售是一個主要的焦點。[2018/5/22]
目前大部分的Staking的項目都有增發機制,代幣的增發率一般是在3%~6%之間,一般不會低于3%,也不會高于6%。單看3%、6%在某一年里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這個增發按復利計算的,增發的數量其實是很恐怖的。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某個區塊鏈項目初始發行的1億枚Token,按6%的增發率,那么30年之后,你猜Token的總數是多少?是5.7億枚,相較于初始發行,數量翻了將近6倍。
這也就意味著,項目本身的價值必須得在30年當中提高6倍,才能抵消這個增發帶來的通脹影響,如果沒有跑贏這個數字,那么這個幣就是在不斷貶值的。
而在傳統商業當中,絕大部分的項目存續時間其實都在3年以內,好一點的項目可能3~5年,很少有能夠超過10年的,能夠存在30年的企業,基本上都成了極品。相信這個大數據的樣本放到區塊鏈當中,依然不會變化。
也就是說在不增發的模式下,很多公司都沒有辦法長時間創造價值,而在這種時間尺度拉長之后,尤其在大量增發的前提下,還能夠創造增量價值的更是少數,難度更是成倍的增加。
韓國企劃財政部表示關于引入虛擬貨幣交易所許可制政策尚未確定:韓國企劃財政部表示政府引入虛擬貨幣許可制的政策正在探討中,但是結果還尚未確定。企劃財政部在1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關于是否引入虛擬貨幣經營商許可制還尚未做出決定。” 并且韓國資金市場科長高光熙(???)表示“政府早在去年12月28日開始,為了杜絕虛擬貨幣投機行為,從特別對策中尋找一切可能的手段并在探討相應的方案。所有的決定將會通過國務調整室掌管的法務部TF與各個部門之間的充分協商和協調來做出決定。”[2018/2/12]
更何況大部分項目的Staking都沒有約定結束時間,不是說限定期限30年之后就結束了。而且大部分區塊鏈公鏈項目都是以底層協議形式存在,都有一個特點:一旦啟動,就不會停機。
也就是說,有很多公鏈項目甚至有可能會持續100年以上,如果有一個項目真的能夠存續100年,你知道原來的1億變成了多少個嗎?變成了340億。而且持續的時間越久,復利的效果就越明顯,越往后增發的就越多。那么在這么高的通脹率之下,我很難想象有哪一個公司,即使是能夠活100年的像可口可樂這一類的極品公司,長期來看,也難以創造單幣的增量價值。
如果連可口可樂這種極品公司,都沒辦法保持長時間創造單幣增量價值的話,那么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做到。
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為政府關于關閉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各說其詞而道歉: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昨日(6日)在國會中舉行的對政府提問中環節中,關于國民之黨蔡利培(???)議員指出的“自宣布關閉交易所以來,政府各部門一直在眾說紛紜導致市場更加混亂”問題表示“對于這一點我感到非常的抱歉。”[2018/2/7]
如果一種模式,長久看來,單幣的價值總是在不斷的減少,而且時間越久,減少的就越多,那么我們需要懷疑的是,這個模式在初始設計上是不是什么問題?
三、鎖倉——為什么要鎖?
一般為了推行Staking,項目方都要會推出一個鎖倉機制,每個公司的鎖倉模式不一樣,但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公司提供鎖倉機制,你可以隨時鎖倉,也可以隨時解鎖提現。鎖倉是馬上就鎖,但提現卻要等15天、20天或者一個月;只要開始鎖倉,就馬上開始計算收益,但解鎖提現的過程,比如說15天、20天,這個過程是沒有收益的。
還是先和傳統的股票對比一下吧,傳統的股票里面是沒有鎖倉這一說的,雖然也有禁售期的概念,但是那只是對項目方和投資機構而言,普通人持有的股票是不用禁售的。
而且即使是禁售期,也是證監會提前就定好規則,比如說半年解禁、一年解禁,而不是由項目方來制定鎖倉時間。
項目方居然能夠自由的制定鎖倉時間,這一點總讓我懷疑項目方是不是有操縱市場的嫌疑。
比如說,很多資金盤項目就是這樣的,利用鎖倉這一特點,他們會為鎖倉設置一個非常長的期限,比如說鎖倉必須鎖半年,半年之后每個月只能解鎖10%,而這10%也需要一個月后才能到賬。
很多項目方除了可以隨意的制定鎖倉規則之外,他們甚至還可以隨意的更改鎖倉規則,在你鎖了半年之后,他可以提要求說再鎖一年,或者為你的解鎖設置各種限制。
也許這些并不僅僅是鎖倉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也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缺乏監管和行業標準的問題,但是鎖倉對社會創造了什么價值,鎖倉本身的意義在哪里?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四、Staking——一種有待商榷的創新
有了增發和鎖倉模式之后,Staking機制就可以正式推出了,也就是項目的總代幣數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發,這個增發的部分,按照鎖倉數量的多少,分給那些鎖倉者。
這里面存在一個問題:項目代幣的增發,是對所有的代幣持有者而言的。只要增發,那所有代幣持有者手上的代幣價值是減少的;但是代幣的增加部分,卻只分發給了鎖倉者,也就是鎖倉者可以保持自己代幣的價值不受影響,而那些沒有鎖倉的人的單幣價值就只能被每年被持續稀釋,這種情況真的公平嗎?
為什么要強迫別人鎖倉?鎖倉,單幣的價值沒增加,但不鎖倉,單幣的價值在減少。所有代幣持有者不都是平等的嗎?所有代幣持有者的權利不都應該是相同的嗎?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增發:我認為增發模式,保證了項目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鎖倉:我認為鎖倉模式,是用大部分人的損失,換取少部分人的收益!
畢竟,無論是鎖倉的幣,還是增發的幣,最終都是要砸向市場的。
關鍵是,鎖倉和增發這兩者的創新方向都不對,項目需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讓項目更多的解決市場需求,與市場產生更大的連接,讓從而市場對代幣的需求量上升,通過代幣價格的上升來解決相關的激勵問題。
代幣真正有用是社會對代幣需求增加的關鍵,代幣需求的增加是代幣價格上漲的關鍵,代幣價格的上漲是解決激勵問題的關鍵,所以,一切沒有讓代幣真正有用的技巧,都是奇技巧。
五、更多的思考
不過,我大概也能理解Staking背后的邏輯,有很多區塊鏈項目是不得不用Staking模式。
因為大部分區塊鏈項目本質是一種分布式協作,在分布式協作的基礎之上,你需要很多生態方參與到你這個項目建設當中來,比如以開發者、節點或者其它的形式。要吸引大量的人參與,就需要有足夠多的利益;要吸引他們長久的參與,就得為他們提供長久的利益。
那么如何讓利益足夠多而且更長久呢?這是每個項目都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利益更長久,僅僅依靠初次分配的話是不夠的。初次分配是一次性的,而后續的付出是持續的,這兩者不太匹配,所以會造成一些麻煩。但如果采用增發模式的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配合鎖倉模式,鎖定增發的流動性。
想法很完美,只不過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又帶來了很多其他的問題。
用Staking的增發+鎖倉模式來解決激勵問題有點像飲鴆止渴,它通過擴大了代幣的供給來解決激勵問題,而且是以復利的形式擴大的,隨著代幣的供給越來越多,如果代幣的需求跟不上的話,那么整個代幣的經濟體系就會破壞。
如果代幣價格持續下降,甚至有可能進入死亡螺旋,就是代幣價格下降,導致參與生態人員的利益受損,那參與生態的人就越少,生態越少導致代幣使用場景越少,導致代幣價格進一步下降,由此形成負面循環。
但其實解決激勵的問題,Staking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比如,比特幣走的路就值得借鑒,它在代幣總量不變也不用鎖倉的情況下,居然也能夠讓整個項目發展的越來越壯大,居然也做到了知道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支持比特幣的生態越來越多,比特幣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比特幣的礦工越來越多,比特幣挖礦的難度越來越高。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代幣價格持續上漲,才是解決長久激勵問題的根本,而不是靠增發和鎖倉。
代幣的本質是一種使用權,你想讓代幣的價格越來越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那么就讓社會對它的需求越高越好。也就是說你需要擴大項目的應用和生態,讓項目覆蓋解決更多的社會需求,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讓社會更多的人對這個代幣有需求,那么代幣的價格才會上升,代幣價格上升才會解決整個代幣經濟循環當中的一系列問題。
而鎖倉和增發本身,顯然都沒有做到讓代幣對社會有用。
六、結語
目前,我個人的看法是:POS有意義,Staking值得商榷。
本文來源于巴比特資訊
Tags:AKIKINGKINSTA柯基犬幣KAKIKINGSHIBshibking幣漲了多少倍star kay Chain
此文獻給曾經的達世幣曠工,希望讀者從故事里能有自己的體會。大家都叫我老趙,我是一名幣圈老韭菜。我,曾經以不到2萬塊的價格賣掉了我價值1億5000萬的幣.
1900/1/1 0:00:00合成央行數字貨幣其實算是一種「公私合作」模式,中央銀行將專注于其核心功能建設:提供信任和效率;而作為穩定幣提供商,私人公司會在適當的監督和監管下處理其他工作,并盡其所能地實施創新、與客戶互動.
1900/1/1 0:00:00尊敬的牛市用戶: 牛市定于2019年10月12日16:00時(GMT8)開放GME的IEO入口,邀您參與!IEO細則根據項目不同會做出調整.
1900/1/1 0:00:00尊敬的LBank用戶: 為豐富LBK社區生態發展,LBank對LBK社區發起了「LBK金本位鎖倉收益」提案.
1900/1/1 0:00:00親愛的用戶: Elrond將于2019年10月10日起加入Binance的月度持倉返利計劃,用戶在Binance平臺持倉ERD可以獲得返利.
1900/1/1 0:00:00尊敬的GJGlobal用戶:GJ比特國際數字資產平臺即將開始BITC充值上幣活動,具體內容如下:充值時間:新加坡時間2019年10月12日14:00-2019年10月15日16:00交易時間: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