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勝利,都是來自對信仰的堅持。相信相信的力量,這里從未讓你我失望。歡迎關注星空價值投資,總要有人,仰望星空。
有時候看得太遠似乎不太好。
對于投資而言,強調看得更遠并沒有錯,但可能也要兼顧一下現狀。不然極容易進入到“眼高手低”的困境當中,就好像跟哲學一樣。之前聽很多新聞說有人學哲學,學到德里達,學到鮑德里亞,就陷入了虛無主義,覺得人都是走向死亡,做任何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呢?
投資也有點類似,但可能更具象一點。最近看到了Vitalik等業內大佬,寫了一篇論文叫做《尋找web3.0的靈魂》。整個論文的主旨就是針對web3.0生態系統的構想,稱之為“DeSoc”,什么意思呢?就是圍繞DID所建立“去中心化社會”。
關于DID的意義,我在《我看DeFi:什么才是2.0?》提過,在跟傳統VC的分享會上也提到過。但這只是對一部分人來說比較重要。比如創業者,他們看到DID作為web3.0關鍵拼圖,可以去創業;又比如VC機構,他們可以去孵化更多做DID的項目,做賽道布局。
但是對于個人投資,甚至包括我,其實除了關注賽道的發展,能做的也不是太多,因為太早期了,沒有好的投資標的(說到底因為資金體量和精力都有限)。其實不單單是DID,包括DAO也是一樣的,看到的東西很多,能做的事情又很少-----說白了就是看到了趨勢,又很難找到賺錢的機會。
DID信用協議Getaverse已開啟IDO:據官方消息,DID信用協議Getaverse已于北京時間7月5日上午8點開啟IDO,持續到北京時間7月6日19:00結束。Getaverse IDO僅限于Getaverse白名單用戶參與,GETAIDO將100%釋放,每個白名單限購5,000枚GETA。GETA是Getaverse治理代幣,持有GETA的社區成員可參與治理提案、提高DID信用分、獲得生態系統激勵,以及獲得生態項目早期福利等。[2023/7/5 22:18:40]
我也一直在思考,直到今天社群的幾個朋友在關于空投、did展開了一些討論,我意識到,抵抗哲學帶來的虛無主義影響需要的是用“體會生活的存在感”來對沖,而對于投資來說,過于前瞻的思路也要去用沉浸式感知行業的方式,來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破局點。
今天就聊一聊關于DID的一些思考;
1)為什么我說DID是web3.0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2)在發現這種未曾到來的趨勢時,我們該做些什么。
..
DID,叫做去中心化身份,簡單地講就是去中心化的“ID”。
身份,大家都知道。你的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駕照等等等等都是你的身份證明。當你在現實世界沒有身份,就意味著你沒辦法享受社會福利,沒有任何權力,雖然你活著,但你在人類社會中屬于“查無此人”,是The Dead one。
支付公司Block的DID負責人:SBT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欺詐性Meme代幣:4月28日消息,Jack Dorsey旗下支付公司Block的去中心化身份(DID)網絡負責人Daniel Buchner在2023年共識大會上表示,靈魂綁定代幣(SBT)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欺詐性Meme代幣,去中心化身份不需要僅僅為了擁有區塊鏈或代幣而需要區塊鏈或代幣。(CoinDesk)[2023/4/28 14:32:20]
在互聯網時代中,你又需要有一個“網絡身份”,也就是“網絡賬號”。登陸微博,知乎,微信所需要的賬號和密碼,就是你身份的“證明”。你只能擁有這樣的一種身份,你才能在各種互聯網應用所構建的“小部落”里“生活”。
DID最開始不是從現實身份延伸過來的,而是從“登陸賬號”所延伸過來的。所以在最初對DID的定義非常狹隘,僅僅是web2.0時代ID的“中心控制”變成了“去中心化的自主掌握”,所針對的也無非是諸如facebook的隱私泄露等等。
當然,保護隱私很重要,但因人而異。這個完全可以去從“常識”去理解,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準備使用拼多多去砍一刀獲得實際上的“生活優惠”,你會擔心隱私泄露嗎?其實不會,一方面確實是對隱私數據的認知不夠,但更多的,還是自己的“隱私”不值錢。
研究:到2030年全球DID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20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根據Grand View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到2030年,全球去中心化身份(DID)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20億美元,從2022年到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88.2%。[2022/9/26 22:31:05]
那么,DID強調讓用戶自主控制隱私數據這個敘述有想象力嗎?顯然是沒有的。所以DID一直以來都是不溫不火。但元宇宙,web3.0的敘述展開以后,或者說DeFi目前的困境,讓DID的格局一下打開了。
web3.0和元宇宙給出來的想象力是構建一個世界,是平行于現實世界的一個虛擬經濟體,而在這個新的經濟體中,會有新的想象不到的行業誕生,也會對已有行業的重新塑造。
這個想象力有多大呢?web2.0作為現實世界的衍生,但P2P社會化帶來的行業整合就改變了游戲規則,傳統行業(比如女裝、汽油車)龍頭的市場占有率不過是百分之幾,但web2.0的龍頭企業普遍市場占率都超過30%,這才催生了市值萬億美元的蘋果、亞馬遜、特斯拉等等。
web3.0和元宇宙可是一個新的世界,也許現在還沒有看到游戲規則顛覆性的改變,但肯定是“雖遲但到”。不然紅杉,USV,淡馬錫,黑石這些頂級投機機構是腦子瓦特了來Crypto世界里“撒幣”呢?
RelaZzz與adidas Originals、老夫子等品牌IP聯名:8月16日消息,RelaZzz METAZINE 近期與 adidas Originals、潮流教父葛民輝、深圳本土藝術家陳睿、全球著名華文漫畫 IP《老夫子》等合作發行數字藏品,并于 Fanbook 開通 Web3 社區,為數藏持有者提供:Metaverse 、Gaming 、Community 等創新服務。
香港知名潮流媒體《MiLK》的總編輯及出版人朱達偉創立的 RelaZzz 是集 Web3、藝術、潮流三大主要內容的多維生活方式媒介。
RelaZzz 擁有豐富的藝術創意資源,并結合當下熱議的 Web3 技術,過線上雜志內容聚合了大批興趣消費用戶,引領用戶積極參與進由 RelaZzz 主導的各個藝術、潮流項目,共同探索 Web3 領域新玩法。[2022/8/16 12:29:21]
然而在ERC20之中,同質化顯然無法滿足世界存在的基礎屬性(即“獨一無二”),NFT的想象力張開以后,web3.0和元宇宙就有了落地的可能性(即便還很遙遠)。但問題來了,人類社會關系在這個新的世界里怎么去確認呢?用vitalik的話來說,就是人們怎么找到web3.0中的“靈魂”呢?
答案就是DID,或者是說以DID為核心而構建的去中心化社會。
adidas Originals系列NFT24小時交易額達到124.5萬美元:金色財經消息,據NFTGo數據顯示,adidas Originals Into the Metaverse系列NFT總市值達112,616,130.31美元,在所有NFT項目總市值排名中位列第18;其24小時交易額為1,245,092.82美元,增幅達88.94%。截止發稿時,該系列NFT當前地板價為1.87ETH。[2022/5/7 2:57:32]
這時候的DID所對標的就不該是web2.0的賬號去中心化,而是“現實身份”的去中心化。也就是我說的圍繞DID所建立的信用體系,聲譽體系。換而言之,就是DID要做的事是打造大家在鏈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而不是那些大部分沒有價值可以重復申請的各種APP賬號。
詳細的框架,Vitalik的論文寫的都非常清楚了,但里面所涉及到一些東西,比如哲學、技術方面的問題(如果需要的話文末加微信領取)就不多贅述了。作為投資人,關注的應該是能提供哪些賺錢的機會。我看到的大概有三個。
第一是對DeFi的影響。
現在DeFi因為沒有信用體系,所以各種DeFi協議只能“認錢不認人”,為了保證項目不出問題,就必須要超額抵押。
金融的本質就是水往低處,由資金充裕的地方流向資金少的地方。超額抵押這事就是反著來的,所以大家會看到DeFi里的各類藍籌在AMM熱潮過去后都表現得很乏力。關鍵的問題就是在超額抵押限制用戶量和TVL資金。
但現在能在鏈上做信用體系么?做了以后信用能有多少價值?作惡了誰來仲裁?開除加密籍?在利益的面前誰在乎呢?但現實世界里能借銀行錢不還么?當然不能,如果借銀行錢不還,你可能會被限制高消費,可能會被強制執行拍賣資產抵債,甚至還有更嚴重的后果。
但這一切的執行憑證就是你的身份,在現實世界你的身份多重要,在加密世界就該有多重要。并且只有圍繞DID建立了類似現實一樣的信用體系,仲裁體系以后,DeFi才能做到信用貸款,無抵押貸款或者是不足貸款。
DID的發展,直接影響了DeFi的最終爆發。
從這角度來看,DeFi的所有藍籌項目,尤其是以太坊上的藍籌,未來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現在買都是低估值。AAVE\SNX\UNI都行,但前提是你已經囤了足夠的BTC和ETH,且你的錢是長期可用于投資的。
因為項目都可能會失敗,并且DID到底多久能爆發呢?明年固然好,但要是3年后,5年后呢?
第二個是對空投的影響。
從Optisism開始,大家可以發現領空投的難度是越來越高了。究其原因就是去隔離羊毛黨,所以項目方只能不斷地跟羊毛黨斗智斗勇,來設置更多的空投限制。
在DID建立之前,項目方都只能這么做,不然無法保證用戶是否真實。這里插一句,未來空投一定會很難的,大家做空投一定是要少而精,深度的去做項目交互才不至于讓自己的GAS費打水漂。
但DID建立之后,空投難度反而會降低一些,因為對照著DID空投基本都是真實用戶,甚至在DAO的完善下未來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組合性。比如前文提到的生態對DID的福利和權利,空投可能只是其中一方面了,土地購買資格、NFT等等等等。
第三個是DID項目。
其實現在不少DID的項目,比如DOT上的KEY、LIT,又或者是以太坊上的BrightID,甚至包括metamask在某種意義上都屬于DID的范疇。但如果梳理一下,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很多項目是不能投的。
因為DID當成身份憑證的話,那么大部分協議,項目能做的只能是成為技術的提供商,而不是“價值”的提供商。為DID提供價值的應該是生態系統,比如以太坊社區,或者其他公鏈的社區自上而下的為每一位社區成員提供獨一無二的“身份”。
這個身份是你在這個社區“存活”的證明,且在此身份上,你可以做多個銀行賬號(比如錢包),也可以注冊多個應用的賬號(比如游戲、社交)。
而身份之所以重要,就是你能通過這樣一個身份,享受到這個生態帶給你的福利、權利,義務,就像你持有某個國家的身份證,你可以享受教育的福利,可以醫療福利。
但單個的項目怎么去實現這種身份的價值賦能呢?做不到,或者說是很難。因為現在的項目別說是自成生態了,用戶量都懸得很。
所以DID最終不大可能是單個的項目去完成,甚至很難由一條專門做DID的公鏈來完成,因為落地路徑太長了。遠不如各類LAYER1來做DID合適-------最多只是由公鏈向項目方來需求技術支持。
那么各類公鏈的DID,也會因為各個公鏈實力的不同,所能給用戶帶來的權利、福利不同,又會造成DID的價值差異化。比如美國國籍、烏克蘭國籍、俄羅斯國籍對大家的吸引力都可能會不一樣。
這種設想的前提就是Crypto未來是多鏈時代,我覺得多鏈時代是必然的,所有的公鏈會在這個去中心化的世界,競爭,發展,最后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那么我的判斷,DID可能會在以下幾個地方爆發,按照關注重要度可以分為:
1)公鏈。以太坊>DOT>Cosmos>layerZore。
2)協議。Game>Social>錢包>驗證器。
當然,事無絕對,也許有項目能跑出來了也說不定。像BrightID,LIT這些在DID賽道還像模像樣的項目,都可以做一下交互去等空投(沒發幣),或者等間接空投(需要ID)。哦對了,A16Z投了一個DID項目,叫做Spruce,還算有點希望,也可以去做一下交互。
總結起來就是,DID是web3.0和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這種東西更偏向于底層構架,這就意味著它的價值一定會被上層的應用所捕獲,因此跟DAO一樣,投資的方式都是間接的。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DAO,DID,NFT,DeFi,layer2等概念,賽道的完善,關于web3.0和元宇宙的故事會越來越確定。
但你想在里面賺錢,最好還是當你確定的時候,大家還在懷疑。
1942年,知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創造了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一詞.
1900/1/1 0:00:00近段時間,NFT領域的創新引入了實用性,進而觸發了更大的增長潛力。這些NFT 2.0項目的不同之處在于,通過團隊的舉措,給用戶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東西,包括生成收益、周邊商品、私人游艇派對、享受米其.
1900/1/1 0:00:005月12日晚23:00,LUNA跌破0.01美元,報價0.0065美元,LUNA再次日內跌幅99.85%.
1900/1/1 0:00:00頭條 ▌Zhu Su:一些跡象顯示比特幣正在重新進入積累期5月19日消息,三箭資本創始人ZhuSu在其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一些跡象顯示比特幣正在重新進入積累期(accumulrange).
1900/1/1 0:00:00大約在 10 年前,知名風投 a16z 闖入加密行業。時光飛逝,如今整個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2 年 5 月 17 日,a16z 發布了首份加密行業趨勢年度概覽報告.
1900/1/1 0:00:00Web 3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打造了一個具有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創造力的平行金融系統,震驚了世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