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金融時報,作者:徐貝貝,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應用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趨勢愈發明顯,對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了深刻影響。其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對傳統金融體系和金融監管構成挑戰。平衡好風險和創新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金融監管面臨的共同課題。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我國金融體系穩健運行,風險總體可控。不過,受到經濟金融環境愈發復雜多變、外部沖擊等因素影響,金融領域風險有所暴露,金融科技應用帶來的風險隱患也愈發受到各方關注。金融科技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在“2019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一是面臨著組織機構、組織管理、業務流程的調整甚至再造,同時需要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決策要求;二是銀行需要破解內部條塊利益沖突問題,建立適應數字化轉型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三是相較于傳統業務模式,金融科技應用還可能產生新的合規問題,比如新技術應用場景適當性、線上貸款合作合規等;四是金融機構可能面臨IT架構適應性問題;五是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面臨人才短缺問題。“金融科技又一次改變了銀行業的科技賽道。”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業務總監呂仲濤表示,當前,銀行業已經進入以金融科技廣泛應用為基礎的智慧銀行階段。在這一階段,推動金融科技規范發展,必須做到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呂仲濤談到,金融科技為銀行注入新動力的同時,確實給銀行安全保障體系帶來挑戰。信息系統安全必須對經濟金融安全發展起到托底作用。對于在科技創新發展中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工商銀行多年來積累的經驗表明,一是要堅持以信息科技變革引領銀行再造;二是堅持自主研發理念:三是堅持安全生產第一底線;四是堅持科技與業務融合發展;五是堅持深化改革、優化管理。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加強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尤為重要。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如何平衡好創新和規范發展是當下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國金融科技首份全面、科學的發展規劃已于今年8月份出爐。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對于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和加強監管都有著墨。《規劃》提到,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發展方向已經明確,金融科技監管框架也漸漸明晰。《規劃》提出,要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建立健全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增強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等。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傳統的監管模式難以完全適應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必須要探索數字化監管。目前,央行正在不斷摸索監管科技的應用,循序漸進提高自身監管能力。近日,金融科技監管邁出重要一步。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探索構建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引導持牌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金融提質增效,營造守正、安全、普惠、開放的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環境。據李偉介紹,在監管模式上,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引入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對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全生命周期實施柔性監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通過提供一個風險可控的真實市場,允許金融機構探索創新產品模式,及時發現和規避產品缺陷和風險隱患。雖與國際接軌,但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在設計目標、參與者、監管模式等方面與“監管沙盒”仍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在中國,要“入盒”必須為持牌機構;“出盒”后納入正常產品進行監管,而不視為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此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也需要高度重視。陸書春表示,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是金融科技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當前,消費者數據被過度采集、非法共享、隨意濫用等問題依然存在。負責任、守底線是金融科技必須遵循的原則。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熱度高漲的數字貨幣如果在未來廣泛應用,將不可避免對金融體系產生深刻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透露,從2014年啟動數字貨幣研究至今,央行數字貨幣已經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測試等工作。下一步,要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范圍,不斷優化和豐富數字人民幣功能,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的出臺研究。他進一步強調,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實質上是人民幣的數字化,要堅持“幣花不炒”。談及如何監管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資產,穆長春表示,依舊要遵循央行等七部委此前發布的《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的監管要求。
《金融時報》首發數字藏品:金色財經報道,據《金融時報》官方公眾號, 《金融時報》創刊35周年之際將推出一份特別的紀念品,1987年5月1日首次發行的《金融時報》創刊號數字藏品,發行方為《金融時報社》,限量3000份,每份售價30元,該數字藏品基于百度超級鏈,具有唯一、不可篡改特性。[2022/6/30 1:41:10]
金融時報:歐洲市場對加密貨幣ETF需求強烈:3月8日消息,金融時報發文稱,歐洲目前對ETF產品需求旺盛,而隨著比特幣基金資產的激增,人們對加密貨幣的渴望也很強烈。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歐洲金融顧問和機構投資者最希望推出的ETF。數據顯示,歐洲投資者對ETF策略的需求排名第二的是加密貨幣基金,同時美國等同行也渴望使用加密貨幣基金。此外,數據提供商TrackInsight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已達到創紀錄的2.21億美元,資產規模達到45億美元。[2021/3/8 18:24:35]
英國《金融時報》:ETC Group旗下比特幣ETP交易量處于歐洲頂級ETP水平: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五報道,德意志交易所分享的數據顯示,在1月的前11天,ETC Group旗下的比特幣ETP產品BTCetc ETP(BTCE)的日均訂單交易額達到了5700萬歐元(6900萬美元)。股票交易所中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交易產品是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Ucits ETF(INRG),只比BTCE高出100萬歐元(120萬美元).ETC Group的比特幣ETP產品于去年6月首次上市,其交易量遠高于在德國交易所上市的其他1800個ETP。德意志交易所ETF部門主管Stephan Kraus向《金融時報》表示,比特幣ETP的結構“增加了對機構投資者加密貨幣投資的吸引力”,他們可以交易數字資產,而不必經歷直接擁有數字資產的復雜過程。[2021/1/15 16:16:30]
動態 | 金融時報:法國財政部與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立場相同:據ambcrypto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財政部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法國將采取與特朗普總統早些時候關于加密貨幣的推文相同的立場。更具體地說,財政部也認為,允許一家私營企業設立相當于本國貨幣的貨幣是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該消息人士稱:“我們不會允許私營企業賦予自己國家主權的屬性,貨幣主權的手段”。[2019/7/13]
編者按:本文來自橙皮書,作者:orangefans,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2020年似乎是一個只存在于科幻小說里的年代,但它真的來了.
1900/1/1 0:00:00文|王澤龍編輯|Tong出品|PANews在行業旗艦軍比特幣、以太坊的“數字黃金”、“全球金融結算層”光環日漸消減的同時,DeFi從社區原生的邊緣概念演化為行業的主流敘事.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IttaiAbraham,翻譯&校對:ViloaH&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Overview概述本文將從行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出發,對電子發票行業以及其區塊鏈應用的行業環境進行回顧和展望.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蜂巢財經News,作者:JXkin,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2020年是加密資產原生網絡“減產”的集中爆發年.
1900/1/1 0:00:002019年12月2日,Socios.Com宣布,已確定為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將與Chiliz進行合作,發行尤文圖斯俱樂部官方通證Token.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