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onffPartners
近兩萬字長文,預計閱讀時間30分鐘
本期話題概覽:
Web2產品與Web3產品的差異、評估標準的區別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從Web2進入到Web3?的過程中有哪些能力點的轉變
Web3?以產品取勝的案例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思考,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平衡點
Web3?項目的運作和運營思路
從周期、獲客等多個維度看,Web3項目的誕生與迭代和互聯網產品的區別
對于Airdrop的思考
對于融資體系,Web3項目需要注意的點
關于Tokenomic?的思考
本期嘉賓:
Colin
ZonffPartners創始合伙人
Colin在Web3領域有著豐富的風險投資經驗,關注的領域包括區塊鏈基礎設施、公鏈、DAOs、Web3apps等,投資的項目包括Polkadot、Conflux、IOST、Algorand、FTX、MesonNetwork、MASKNetwork、DODO、Fortube、PhalaNetwork、DoraHacks、rct.ai、BCA、Realy、Dehorizon等。Colin曾任職于網易與經緯創投,善于在周期切換和技術演進中尋找到結構化的投資機會。
Will
BAI資本合伙人
Will于2012年通過當年最具口碑的TalentsMeetBertelsmann校園商業策劃大賽冠軍加入BAI,是BAI從畢業生培養成長起來的投資人。在這10年里,他在早期輪次投資了50多家企業,主要關注下一代網絡如Source、潮玩族、Yahaha、Oasis,消費與零售變革如Keep、叮咚買菜、摩拜單車、光良,跨境與國際化機會如Outer、Wholee以及相關數字化基礎設施如滴普科技。
Will始終保持對創新與變革的敏感度,通過文字和播客來建立提煉總結的刻意練習并時刻進行自我批判,多次主持被投企業線上路演和投資同業交流會。他曾獲得業界多項榮譽,最近的包括創業邦2021“40?位40歲以下投資人“、企名片2020?“年度最佳投資人”、36氪2019“36under36了不起的投資人”等。
Bosen?
NXGLabsFounder&CEO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Bosen創立的多個公司被成功收購。2016年創立逆襲科技,新項目BOO!視頻Messenger于2016年底正式上線。2018年BOO!和Boomoji均登上美國總榜Top20,BOO!峰值DAU超過100萬,Boomoji單日新增峰值近50萬。
2019年推出NXMessengerAR/VR社交產品。2019年到2021年上線超過百款工具、社交Apps和游戲,全球用戶超過5000萬,累計收入超3000萬美金。2021年,新成立NXGLabs,帶領團隊allincrypto。
以下為節目文字實錄,
王翔
Hello大家好,我是ZonffPartners的創始合伙人王翔Colin,歡迎來到這檔由ZonffPartners出品的有觀點無立場、有態度沒情緒的訪談類播客節目「向Web3躍進」,與我們共同探索Web3新世界。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BAI資本的合伙人汪天凡Will以及NXGenLabs的創始人Bosen,和大家一起深入討論關于?“Web2創業者加入Web3浪潮”?這一現象。
首先請Will和Bosen分別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Bosen
我其實是一個很傳統的Web2創業者,在去年才加入Web3的創業浪潮,很高興今天能參加這檔節目,二位嘉賓都是我在Web3的引路人。我們現在做的產品跟我們在Web2時代做的產品很像,是一款基于Avatar用戶。
在數字平臺上的熟人社交產品,用戶使用自己的DigitalID去交流互動,這其實是Web2時代我們常見的一款產品。我們現在也處于學習Web3的一個過程中,今天希望能跟二位共同學習和探討,謝謝。
Will?
我是BAI資本的Will,我們是一家在中國有十三年投資時長的風險投資基金,從移動互聯網到現在我們投資了非常多的早期創業公司。
我們為什么會關注Web3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國外的同行都在大舉進入這個領域,同時也是基于Metaverse的投資視角,或者說從游戲、VR、AR的投資視角來看,不只是純粹的人工智能或新的交互界面,一些新的生產關系的變化也在推動著人類的進程。
我們發現Web3這個領域現在雖然更多還處于敘事階段,但是很可能會有創新出現。我們很期待無論是在中國、歐洲、美國,我們都能以相同的視角觀察這個領域有什么事情在發生。
王翔
兩位的介紹都比較謙虛,Will在過去十年有著非常杰出的VC從業履歷,是各家機構年度投資榜單上的常客。Bosen在社交和游戲領域是一位受多家基金追捧的連續創業者,去年迅速地捕捉到了Web3這波機會,剛剛完成新一輪的融資。
我們今天的話題涵蓋了Web2和Web3的創業與投資,嘉賓的視角會有對立,也有統一。其實關于這次對話的想法在元旦后就有了,我們也聽到了?“Web3是互聯網人的新出路”?這樣的論調。剛好最近看到國內眾多游戲公司砍掉了自己的部分項目,可以預見Web3又會吸收一批新鮮血液,現在時間點開始這個對話其實也不遲。
王翔
現在咱們進入正題,首先我想聊一聊產品設計方面,這也是最貼近用戶,是Web2創業者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個門檻。
首先我們請三個人中產品經驗最豐富的Bosen聊聊Web2產品和Web3產品的差異,以及評估標準的區別。
Bosen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層面來說,第一是產品的底層邏輯,第二是關于產品的用戶體驗。
首先要思考的是我們到底怎么去定義一個Web3產品,它到底在哪些方面有核心競爭力?我覺得Web3的核心關鍵詞是ownership。
尤其是類似我們在做的社交產品,相比于Web2產品,用戶在我們的平臺上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身份系統,這包括了在整個平臺上所有的數字資產的所有權。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Web3的產品,他們通過issuetoken讓整個生態社群的用戶可以參與到整個network里,讓用戶可以真正的擁有這個網絡的一部分。我覺得從底層邏輯上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革新。
當然,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現階段的Web3其實一切才剛剛開始。我覺得很多優秀的Web2團隊,包括有crypto背景的團隊也都還處于嘗試階段,我們認為其實在Web3同樣首先應該滿足用戶體驗這個需求,打造出滿足Web2用戶體驗的一款產品,我覺得這是一個核心點。
比特幣礦企 TeraWulf 向 Wilmington Trust 額外貸款 5000 萬美元:7月5日消息,比特幣礦企 TeraWulf 向 Wilmington Trust 額外貸款 5000 萬美元,該筆貸款將在 2024 年 12 月 1 日到期,利率為 11.5%,TeraWulf 截至目前已向 Wilmington Trust 貸款 1.735 億美元。TeraWulf 位于紐約州北部的 Lake Mariner 礦場收到了第一批 3000 臺 Bitmain Antminer S19 XP 礦機,預計將在 8 月前投入運營,該筆貸款則將用于完成 Lake Mariner 和賓夕法尼亞州的 Nautilus Cryptomine 礦場基礎設施建設。(businesswire)[2022/7/5 1:52:49]
王翔
Will有什么看法嗎?
Will
對。我覺得Web2與Web3產品面臨的大環境不一樣。在Web2如果你要做一款產品,你首先會想到的是它的大環境,如果你是個純ToC的產品,它可能在獲客上面已經面臨一個比較膠著的市場環境。
如果你是一個社區為主導的產品,可能你先有了用戶,但是你已經把錢花出去了,同時很大程度上你還要面臨怎么變現的問題。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在過去大概五年左右的時間里,這個領域其實基本上都乏善可陳,因為大家都沒有辦法突破這樣一個瓶頸。
我覺得在Web3里面很大程度上對于創新的容忍度是極高的,而且大家都是捧著錢在鼓勵創新,甚至說我們在NFT市場看到一些作品,只要有一些敘事,有一定的社區運營,就可以得到很高的關注度以及很快的現金流。
我認為在Web3領域,任何創新為先導的東西都會得到市場第一時間的認可,這可以給創業者以及產品經理一個很好的甜頭。
但是我也會擔心在Web3的創業者做產品的時候,可能很大程度上會被金融導向的視角所影響,金融導向在短期可能會有一些正反饋,但是長期來看產品是否能夠有效,這是一個需要打問號的地方了。
王翔
明白。所以總結下來,當下整個Web3處在一個好需求優于好設計這樣一個狀態,需要迅速地讓用戶get到有潛力的產品,而非做更多精細的轉化和設計過程。
其實最近無論是從投資的角度還是創業角度,我們會見到很多Web2產品背景的人進入這個行業慢慢學習的過程,我想就這個現象聊一下,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在整個學習以及轉變的過程中有哪些能力點的轉變?
Bosen?
首先我覺得,Web2的產品經理應該快速地學習crypto世界的一些底層運轉邏輯,這肯定是要去快速地補功課。當然,也應該繼承在Web2做產品的積累,就像Will說的,核心是我們怎么在Web3這個時代也能做出一個真正有價值的、能滿足用戶長期的高頻需求的一款產品。
當然,我們可能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會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我覺得可能大部分的產品經理會放大tokenomics設計的價值,反而會忽略掉一些產品的基本需求,一個PMF或者說產品體驗,我覺得這塊是應該更多去關注的。
王翔
Bosen其實在眾多同行里被大家評價非常高,一個迅速學習的創業者,你有什么好的經驗或者技巧嗎?
Bosen
我覺得還是需要跟行業內的領跑者去交流,跟優秀的人交流是最快速的一個學習方式。當然了還有我覺得應該找到對應的學習渠道,快速地了解優質項目。我覺得優質項目、好的產品,是一個快速認知市場、用戶群體的過程。
王翔
Will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哪些有趣的現象?
Will
對,我一直也有幾個問題,因為我們也有不少Web2portfolio在看機會、也有AllIn的。所以我現在拿不準幾個點。
第一,到底是不是該用傳統的流量思維去看待產品的成功與否?因為現在整個大盤的用戶數量并不大,如果一開始著急用推流量的方式去做的話,其實很難。
第二,我也在想Web3產品的金融屬性可能還是很強。我自己的理解是說所有在Web3目前碰到的產品,它大概率離不開跟金融相關。那么這對于創始人的要求挺高的。如果純粹是一個過去比較垂直或者偏門的某一類產品的產品經理,他可能沒有辦法去handle一個比較大的既帶金融又帶社交、或者又帶數據的產品,所以很大程度上對他們的挑戰是在這。
最后,我們也可以討論一下,現在Web3真正以產品為先導或者說以產品取勝的案例。
王翔
過去兩年見到幾個比較典型的產品,第一個是Uniswap,其實這是一個長期被發現的需求。作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來講,其實2017年的時候,大家在市場上就已經在講去中心化交易所了,當時就有這樣一個需求的存在。
這個過程中也不斷有創業者在做這件事,但是Uniswap做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用更低的算力消耗、共識消耗,做出一個能夠符合當時那個階段的產品。
第二個我覺得是Axie,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于技術和產品架構理解的取勝。因為其實從最近的這段時間觀察,一些Web2創業者的轉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需求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作為一個十來年的資深產品經理,尤其對于偏向Web3以及偏向社交內容的創意來講,需求是相通的,并沒有產生額外的需求。
但是這個過程中的差異在于,新進入的這些產品經理,他們對于整個公鏈技術以及密碼學并沒有較好的理解,在過程中他能有效地傳達出自己的需求,但是沒有辦法有效地去傳達自己的整體解決方案要用到哪些公鏈技術、要不要開發側鏈錢包、錢包的交互該是怎么樣的?
其實這些整體的架構也需要PM去設計,但是目前我覺得這是一個從需求轉化到產品的過程中一個比較大的gap,畢竟整個行業的基礎設施其實是不完善的,如果大家都可以看到這個需求的話,對于整體的架構來講,產品的解決方案的優秀程度以及效率程度其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
Will
對,我最近也在觀察,比如說不是直接ToC的產品,比如說像Nansen或者Messari是行業里的一些周邊產品,就比較傾向于用我們在Web2企業服務里面看到的各種各樣的SaaS產品的角度去衡量。可以看看產品做得好的,最后的結果可能是用戶的復購、持續的使用,或者說數據的響應速度等等這些放在一起看。
我覺得特別經典的Web3產品在邏輯上會有一些特別精妙的地方,一個logic迅速的配上一個簡潔的產品,就捕獲了人性。比如說你剛剛提到的Axie,游戲的產品可以豐富到很大型、很3D、很重,但也可以很簡單。
在這個世界大部分的產品目前都沒有追求極度復雜,都在追求一個狀態,利用較為簡單的交互界面就可以讓用戶趨之若鶩、然后產生fomo的心態。所以最早作為外行,我看到Fomo3D這類游戲我都覺得挺激動的,一個非常簡單的套路,然后讓很多人為之瘋狂。
分析 | 主流合約即將選擇方向 保持關注:TokenPanda合約時間:6月的第一個周末,盤面表現不錯,BTC 、ETH如約守住關鍵位并且穩中有升,但成交量萎縮、振幅減小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合約和周末判斷的一樣,只要BTC敢橫盤,二線就敢搞事情。EOS、TRX、ETC、BSV分批吸引成交量,盤面上看BTC還有一天以上的震蕩,那么下一個搞事情的二線合約是誰呢?
本周BTC主力合約會選擇方向,沒有突破之前,不要有方向的預期,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關注,當出現方向時快速跟進,合約不是現貨,埋伏的意義不大,提高每次開倉的正確率,減少止損次數才是合約交易的盈利核心。
操作建議:BTC 、ETH合約空倉保持關注,TRX季度合約如果周末建倉可以繼續持倉,放量跌破持倉價止損,無止盈位,可在高位回落10%、15%、20%分批止盈。
TokenPanda永續基金BTC、ETH、EOS昨日收益分別為0.18%、0.95%、0.06%,這應該是OKEX合約出現以來爭奪最激烈的一個交割月了,熱度是牛市的第一指標。[2019/6/3]
這個產品其實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他是很成功的,因為他吸引了非常大的資金量,有很大的traction,但是他后面被攻擊或者說被scientist搞定了,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短期內我感覺都是一些精妙的邏輯加上簡單的界面,就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各種各樣的小小的火山噴發。
王翔
有意思!說到與Web2產品的差異,剛剛也講到對于很多工具型的產品以及偏向于企業服務的產品,他們的初心,可能其實是需要滿足當下更好的工具型需求,但是這個過程中其實很多基礎設施并不是完全支持。我想聊一聊,整個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平衡點在哪里?我們應該從產品設計角度,對這件事有一個怎樣的思考?Bosen可以講講。
Bosen
我覺得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對于我們做ToC端產品來說,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我們不能為了一味地追求公平,然后犧牲了效率。當然,我覺得對于真正想做一個大用戶量級的產品來說的話,產品體驗是最關鍵的。
我覺得我們現在其實面臨的一個機會是,Crypto在不斷地出圈,有更多傳統世界的用戶也在關注這一新興市場或者新類別的產品,那我們怎么能夠不只是服務現有的已經入圈的用戶,以及新的用戶,我們怎么去拓展新的用戶也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我認為其實并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去中心化,我反而覺得產品特別是在早期的階段,可能更注重的還是回歸到產品體驗上,怎么能夠真實地滿足用戶的使用場景,去獲取用戶。
王翔
但是某一些環節,比如說可能社區會對這個點有一些質疑,這個過程通常是怎么平衡的?或者說會有一個怎么樣的權衡關系呢?
Bosen
我覺得可能在社群,尤其在早期的時候,Web3公司是一定要去經營去運營的,當然我覺得可能在第一個階段,應該是團隊主導,還是社群主導,去快速地launch產品、迭代產品,我覺得這一定是一個平衡的過程,我覺得對于Web3的創業團隊來說,要去快速地追求效率。
當然,Web3的精神是,無論你是用戶還是貢獻者、參與者,大家一定能參與到整個生態里面,所以我覺得在這里一定要去平衡用戶和你的社群用戶、團隊之間的關系,我覺得一定要讓用戶參與到治理當中,參與到整個生態的建設當中。
王翔
對,其實從整個2021年觀察到一個現象,我覺得整個社區對于去中心化程度的要求度其實在變低。從2017年開始,那個時候市場上其實是存在很多Ethereum原教旨主義者的,每天會不斷地吹捧Ethereum,然后去diss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這種行為在慢慢減弱,包括在過去的一年多,大規模用戶涌進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更多的公鏈出現,比如說Solana,平時我們可能會看到這些公鏈的各種問題,比如說節點不穩定宕機,但是大部分新進入的用戶對這些事情的感知程度目前來講是相對比較低的,其實遠低于2018年當時的整個社區的氛圍。
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我覺得在應用推進階段是需要去優先保證安全性的,安全性其實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對于基礎設施與公鏈這一類場景,它需要保證一個特征,就是不具備明顯可作惡的中心化環節,比如說在一些鏈上工具服務、跨鏈的工具服務。
它其實在不同鏈上,無法做跨鏈結算,然后需要一個中性化結算工具,這時候就需要不具備明顯的作惡環節。所以我覺得這是未來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量標準。因為可能短期兩三年,整個基礎設施還是沒有辦法做到那么健全。
接下來我們聊聊整個項目的運作和運營思路,剛剛我們主要在聊產品,想問一下Will,一個Web3項目的誕生與迭代和互聯網產品有哪些區別?從周期、獲客等各個方面來看。
Will
雖然我們也希望說成為Web3的Buidler,但我還沒有完整經歷過一款Web3產品的誕生。我倒是在想王翔你剛才講到的那個問題,我一直好奇,大家都在說去中心化能夠讓安全性得到保障、不被黑客攻擊等等,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大量的黑客事件。
所以我一直跟我們團隊說,好像這個行業也就是Buidler和hackeralwayswin,可能investor和老百姓還不一定,資金上是有輸有贏,所以我也挺好奇為什么這個行業沒有一個360forWeb3,或者說是有可能有人在做但我沒有找到。
甚至說點擊Discord里Metamask的釣魚鏈接,導致大家很多token丟失,缺乏一個Metamask助手這樣的東西。
所以我很好奇,整個生態里面除了在鏈上實現某種程度的安全性之外,天天又在發生著各種各樣不安全的事情,這個事情該怎么解決?王翔你看的項目比較多,不知道這個行業有這樣的解決方案嗎?
王翔
我覺得首先我們每一個DeFi類或者去中心化項目要經過審計,通常其實在審計兩個模塊,第一個是代碼有沒有留后門,有沒有明顯的可以被技術攻擊的漏洞。第二個是邏輯上的漏洞,比如說有的項目可能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會被迫地被一些hacker利用邏輯漏洞,比如說閃電貸套利,這不是技術問題,這就是一個業務邏輯被人套利的問題。
目前我覺得還沒有出現一個360?公司的動機,它沒有那么強的需求。就像之前我們覺得在整個Defi領域,保險可能是一個重要場景,但是如果需要去中心化做這件事的話,從賠償的審核機制、定損等流程上來講,沒有那么強的利益來驅動這件事。第二就是找到漏洞比彌補這個漏洞的難度要容易很多。
至于更直接一些的釣魚鏈接,其實無論是Web2還是Web3,任何一個周期里總有人做不好這個防范,不過未來我覺得還是長期會有這樣的一個工具性機會的存在。
最后就是我覺得還有一個點,某些環節存在一些故意作惡的情況,包括項目方作惡。因為其實每一段時間的頻繁倒閉或者類似的場景,是連續性發生的,會在一個固定時間點集中出現,也是有這樣的一類原因。
Will?
對,挺有意思的。然后回到你剛才那個問題,我經常也和團隊說,說因為以前有很多的這個圈外人或者同行,對于進入這個行業,或者是看這個行業心里有不舒服的地方,經常會說這個行業里面可能投機者、炒作騙子居多。
聲音 | 中國銀行行長:中行長期堅定大方向 區塊鏈等戰略考慮在列: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談到中行未來短期和長期計劃,劉連舸表示,今天面對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中國銀行主動順應趨勢,將“科技引領”作為發展戰略首要工程。我們還要加大投入研發,兼顧短期見效、中期突破、長期發展的要求,制定了科技引領數字化發展戰略實施方案。
從長期來看,中行堅定大方向,在戰略上一定要跟上。像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等,現在所有的大行都已經將其當作一種戰略主攻了,不是干不干的問題,而是以什么力度、速度去干,以什么為主攻方向去干。[2018/12/30]
后來我就跟大家講,可能我從12年到現在,我發現了一個變化,這個行業最有意思的點就是它是從100%?騙子往90%?騙子在migrate的過程中,它比較好的點在于開始慢慢多出來更多的Buidler和想為社區認真做事的人的比例在不斷的增加。
這個和Web2相反,Web2我們看到的是說從好變壞,我們過去在Wikipedia的年代、Yelp的年代,大家去社區貢獻,相信無我的這種精神。但是到后來你會發現隨著網絡效應的疊加,最后導致的是censorship,是monopoly,甚至說給創業者的機會越來越少,然后大公司又在重復造輪子,這個事情是由好變壞的。
所以我經常跟團隊說,我們在這個行業里看項目、選項目和做事情,要看我們到底站在哪一邊,我是站在那個90%?的暫時還沒有變好的一邊,或者說站在投機的隊伍當中,還是說我站在那10%?的Buidler當中,我們到底相信哪一塊會變大,因為有很多時候我們會面臨一個抉擇。
我也經常聽其他投資人勸我說,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這個行業很可能是說你跟那90%?的一起去割大家韭菜,也許去才是真正的moneymaking的方式。這也是過去很多基金的做事方式,或者把錢掙回來然后跟10%?的Buidler在一起。
如果長期處于非共識的一邊,會長期的離錢較遠或者說這也不符合Web3的玩法,他們認為這是行業的玩法,是非常financialoriented,這都會挑戰我的判斷。所以歸根到底,我們要看我們今天見到的這個項目,產品它是從哪一端出發的?是從那10%?出發還是從另外90%?出發的?
王翔
明白,其實整體的行業趨勢是向好的,因為如果大多數由90%?這邊的產品主導,其實是沒有辦法從過去幾年那個狀態走到現在這個狀態。我覺得整體行業無論是基因的標準、創業者的思路,包括社區的標準,都還是一個長期正向的發展趨勢。
Bosen可以聊一聊,你其實是在Web2與Web3兩邊都有非常成熟經歷的一個創業者,在整個架構以及運營的過程中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
Bosen
其實我覺得在進入Web3后,我們可能更擅長的就是成為這10%?去做好我們的業務,做好我們的產品。我還是相信即使到了Web3時代,一定不是金融或者tokenomicsdesign優先的,相信在Web2你看到的最優秀的一些產品、公司服務他們一定是productdriven的,是產品優先的,我相信在Web3做好社群運營的前提是你能夠做好一款產品。
其實在Web2就是這樣,做產品需要把早期的Alpha用戶、Beta用戶,早期的種子用戶、天使用戶服務好,團結在一起,只要你的產品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通過這種快速的迭代,一定能做好一款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你也積累了你的天使用戶社群。
王翔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社區空投是Web3的一個主要特征,在產品設計的初期會去權衡,比如說如何做空投,以及用戶的動機或者說使用產品的動機,包括makemoney的動機,這個過程中你會有怎樣的一個考量來保證更好的種子用戶質量,以及啟動效果。
Bosen
我覺得其實關于airdrop的設計確實可能是對傳統Web2團隊來說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大家不能把它理解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增長的一個方式,像我們在Web2的時候也有很多這種增長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當年看到這些網賺的產品包括xx產品的極速版,其實就是直接給用戶分錢,但這里你去跟用戶在Web3領airdrop的價值是不一樣的,Token是整個network生態的一部分。
所以我覺得在設計airdrop的時候,一定要去考慮怎么去激勵你的核心用戶、對你的生態有長期貢獻價值的用戶,而不只是過來短期投機的用戶。所以怎么區分你的目標用戶、你的長期用戶和這些過來快速薅羊毛的用戶,我覺得這可能是Web3團隊需要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王翔
明白,突然想到一個點,我覺得市場上應該出現一個分析線上地址行為、地址畫像的產品,然后給這些項目方來看哪些用戶來薅羊毛的,以及哪些可能會比較關注項目本身,這樣一個工具。
Will
好像我最近看到了類似的項目,就是專門看空投ROI的,我猜估計要涉及到鏈上地址的profiling。
王翔
了解。對剛剛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嗎?
Will
我覺得開始我其實是不理解空投的,空投這個事情也不是現在才發生,行業已經講了很多年了,我以前沒有深入看這個行業的時候,就覺得這幣有什么好拿的,別人送你的東西應該都是沒價值的東西。
直到SOS的出現,我自己直接去領了,然后發現二級市場這么多人在買,有些人他可能會覺得說我看好這個項目,認為還有上升的空間。
所以我后來traceback,可能是因為ConstitutionDAO的People的這個Token大家會認可,因為它更大的敘事,或者說純粹是這個行業里面,大家把自己的資產中的10%?會allocate到這些偏向于理想化類型的事情,作為社區一分子的貢獻。
所以我覺得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覺得它和DAO高度相關,我自己認為說將來所有的空投有意義的前提是Token給到用戶,用戶除了可以套利和投機之外,也許真的能拿Token做一些事情。
我理解另外兩個value,一個是Utility,一個是Governance。如果我拿到了Token我還能去govern,能影響事情的發展,那我會覺得持有是有意義的,或者說這個Token是某種門票、某種Membership、某種權利,我可能會覺得我hold也是有意義的。
所以這樣的話就能避免套利的拋壓,在這種情況下,Token就能被拿得住,二級市場的value可以再挺一陣子,這種空投我感覺是挺有意思的,它會衍生出一個社區,衍生出治理行為,會比我們過去純粹的只是為了marketing吸引用戶眼球的TokenAirdrop更有意義,所以我們最近也在探索這樣一種把Token價值提升到一定程度的airdrop是怎么做的。
王翔
我其實有經歷一個和你一樣的過程,我在剛剛入行的時候,每天莫名其妙的會看到自己的錢包里多了一些奇怪的Token,我也在想,你們花這個Gas費給我空投這幾十美金圖啥呢?我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
現場丨季羨林基金會曾主席:區塊鏈技術或將改變世界經濟走向 ?:8月18日,在FTI(FansTime)國際盛典暨全球區塊鏈精英峰會·韓國站上,金色財經合伙人佟揚現場對話季羨林基金會曾主席。曾主席表示,“blockchain”已經成為時代年輕人致富的一道光芒,有不少人一夜致富,引導雨過春筍效應,讓眾多菁英在國際舞臺上,與傳統竟折腰。
??
韓國是目前亞洲區塊鏈交易熱土,引大量中華菁英魚貫登陸,或許,區塊鏈技術會改變世界經濟走向。[2018/8/18]
我產生轉變的過程其實就是DeFi爆發的時候,在Sushi剛剛起來的時間點,我從那個時候,包括最近像OpenDAO以及Opensea的一些競品中總結,對于已經被驗證過的產品需求,市場對這個賽道或者產品的需求是成立的。
這個時候其實需要做到的是更好的品牌聲量、更好的用戶關注度,而社區空投是獲得關注一個非常簡單的手段。雖然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是一個非常簡單能夠達成這個效果的手段。然后比如說除了最近像SOS,以及更早的DeFi,線上衍生品交易平臺dydx在做完TokenIssue的工作之外。
后續的它其實是幫助整個同賽道產品樹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共時性標桿,因為整個衍生品的無償損失、磨損收益相對是有一個可預計的范圍,這就是一個同類別的資金,然后新的項目做有效空投,去吸引資金的關注,可以更好地幫自己做冷啟動。
對于沒有驗證過的需求,我覺得目前好像還沒有見到過。沒有驗證過的需求,市場很難去產生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預期和共識。這個過程中我覺得空投的效果可能就沒有那么好。
咱們既然已經聊到社區空投Token分配了,我們接下來聊聊資金和融資體系,這對很多融資的Web2創業者來講,其實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過程。我想聊一聊,傳統投資的融資體系相比Web3的項目有什么注意的要點和變化。Bosen剛剛完成融資,你可以先聊一聊。
Bosen
其實我們還是比較偏Web2的團隊背景,所以其實我們之前也是跟VC的connection多一些,新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們目前還是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其實并沒有啟動Token融資。
當然我覺得核心還是在于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拿錢其實拿的還是資源,我們在這一個階段需要的是用錢來搭建團隊,然后通過好的團隊,build一個優秀的產品。我覺得目前我們還算是新入行,今天也想聽聽二位對于創業團隊融資的建議。
王翔
Will要不講講融股融Token這件事。
Will
首先以下言論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這是個技術探討的播客,我最近有個傾向可能比較極端,我最近傾向于所有的項目都TokenFinancing。當然我指的是Web3項目,大概率它可能不是一個純粹的像Nansen那樣的企業服務,因為它的商業模式跟傳統的SaaS沒有什么差別。
這一類項目我覺得EquityFinancing很正常,他就是在服務一個生態。這在任何行業都有,你無論服務什么行業都會有這樣的企業服務基礎設施,所以我覺得不需要。
但凡你要涉及到和社區進行長期有效互動,并且你的Token除了純粹的storageofvalue,純粹的speculation之外,你有其他的Utility的價值或者說Governance的意義,如果有這些的話,我建議大家完全用Token來融資。
為什么呢?其實從EquityInvest的角度會有一個擔心,當然這個擔心是基于一個假設,這個項目將來只有TokenValue,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其實覺得Invest就沒有必要投股權了,因為你到時候同股同權稀釋到Token里面的話,其實你的估值是變相提升的。
所以我反而覺得Equity的投資人要思考一個事情,投Equity是期待這個公司的Equity將來能不能有Value,如果沒有Value就不要投。
我覺得過去其實主要是因為很多基金的內控要求,或者說LP的規定,或者說市場的政策監管,大家傾向于先拿著Equity,然后再Token,但最近我發現其實不符合邏輯。當然比如說我們看到有些公司。
比如Bosen的公司,他可能業務也挺多的,有自己的平臺業務、也有自己的發行業務、內容生產的業務,是一個大的Holding的話,那用Equity先park在這,然后hold這個company,將來萬一孵化出什么項目,每個項目單獨有可能Tokenization的話,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以前也是偏向于先拿Equity,給個可轉債什么的,然后以后再看,甚至會都沒有,就給個Convertible然后以后再看,但是目前我覺得沒必要弄得那么復雜,當然前提是合法的,不針對中國用戶,也不挖礦,針對的是國際社區,然后跟國際社區去做這件事情,我覺得Tokenization極致一點會比較好,而且對后面的投資來說也比較容易去看你的估值和價格,不把談判搞那么復雜。
王翔
我想問一下,你在初期階段有沒有遇到需要只融股的項目,比如說SaaS或者可以進行財務計算的項目。
Will?
我覺得可能幾年前我們看這個領域其實都以EquityOriented為主,我覺得現在也不拒絕,因為現在我感覺生態如果起來的話,賣水的人變多,Equity也會變多,我倒覺得問題不大。
其實我也想跟王翔探討,因為?Token?和?Equity?這兩樣東西作為兩種工具,它在給投資者或者擁有者提供的價值方面,我的理解
第一,StorageofValue都有對吧;
第二,是Governance,也都可以。Equity里有董事會,Token也可以通過比如Snapshot去投票;
第三,是潛在的收益,比如說在股權你可能有分紅,在Token的話可能也會有通縮,burn或者說staking、liquiditymining這些;
這三個方面其實幾乎是一樣的,唯一不一樣的是Token可能有UtilityValue,有人跟我說,其實GasFee就是最簡單的Utility,然后比如說FriendswithBenefit那樣的門票,或者說像NFT頭像,頭像本身值得炫耀的這個事情可能也算是一個Utility,只是在比較初級人性的水平。
所以我在想,其實這兩個東西最大差別是Utility,而不是其他金融向的東西,所以我一直在想真正的技術和應用的價值應該是在Utility。
王翔?
其實我對于項目融不融股權,我有幾個標準,
第一種情況就是比較早期項目,然后簽一個Convertible;
第二其實還是偏工具偏SaaS,有傳統財務流程,這種項目比如說Nansen它是一個正常的傳統的商業模式。這類項目它其實可以有Token,比如說像theGraph,它其實也可以作為一個法幣入口,或者是傳統的收費模式入口。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網絡去激勵更多外延性develop的需求。我覺得對于工具以及SaaS類的,我覺得我對股的是有一定的接受度的。
德國財政部發言人:正密切關注比特幣及金融市場的動向 將視需要采取行動:德國財政部發言人 Dennis Kolberg本周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德國正在密切關注比特幣對市場的影響,據稱德國財政部、德國聯邦金融監督管理局和德國聯邦銀行將攜手關注比特幣在金融市場的發展,但他認為比特幣在德國不是合法支付手段,并且也沒有存款擔保。[2017/12/13]
第三種情況就是,其實有的項目當下是一個單一應用型的產品,但是無論是傳統投資還是Web3投資,單應用型的產品在估值層面上有一個天花板,至少在目前來看會比較低。像Sandbox或者Axie都是先借助一個能夠吃下市場的產品,然后外延為Holding的結構去擴展。
畢竟從目前整個市場的偏好來看,單應用其實很難進入市值前50?的排名。所以我覺得包括Bosen他們這樣子有應用,同時有類似于Holding的結構,是可以接受的股權融資方式。
然后剛剛講到?Utility?這個點,其實前兩天有人問過我,SaaS?類公司要不要發?Token,或者說要?issuetoken?該怎么來做這件事,我當時就零碎地想了幾個點,
第一個是把它DAO化,然后做Governance,這是一個常規思路;
第二個思路是把整個SaaS服務節點化,然后讓它變成一個Utility,或者變成一個需要收集去中心化的這樣一個廣泛供給,然后激發更多人來提供服務。把Token作為一個Utility的激勵,大體整體是這兩個方向。Token做Fundraising的話,Utility是一點;
然后就是你到底需不需要廣泛的群眾基礎,我覺得SaaS類的工具其實它不需要,所以它對這件事的整體不太敏感;
所以需要去看整個業務的業務流程里,需求和供給到底要怎么撬動,有點像滴滴這樣,需要激勵和補貼,Token就是一個更加好的流動性的一種手段。
Will?
對,我簡單echo一下。
我發現這個行業最美妙的價值上漲就是估值上漲,因為Demand大于Supply的這種情況下,生態的價值其實在股權上沒有過,我不會說我想要使用Apple的股票,所以我買Apple的股票,然后Apple的股價上漲,我覺得這是屬于整個TokenMarket的一個巨大的差異化。
而現在我看到說過去大部分失敗的項目,雖然一開始可能投資人或者早期的投資人有一波個人收益,但是長期沒有站住腳的原因是因為他把相當于在股權市場上A輪的項目直接推向了資本化。在項目還是一個小鳥雛形的狀態,就推到了二級市場,那么二級市場如果心情好流動性好,就把你的估值頂成一個C輪D輪的項目,然后大家收割一波。
最后回到業務上又覺得不行,因為這個市場太volatile,新的東西出來很多,所以很快attention又被拿走。然后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個項目已經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這個是一個很明顯的現象。
我覺得長期來講很可能還是要回歸到剛才說的,因為使用的人的涌入,你看頭部公鏈,我覺得純粹的speculation可能只是一個月的事情,但長期的幣價支撐是用生態的Token做一些事情,無論是用來trade還是其他事情。
我也經常勸我們Web2的Founder如果要轉Web3,我的建議就是當你思考自己的Tokenization的時候,請盡量多思考使用這個事情在生態里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
然后一定要記住的是,Token價格的穩定上漲是因為使用者變多,而不是因為投機者變多。所以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長遠的事情。
因為大部分的情況我們發現,一個項目明明使用價值邏輯在了,但是因為創始人資本上操作過于心急,或者說投資人也心急,在A輪就把公司推向CapitalMarket了,這時候CapitalMarket的波動就對它的使用產生了很大的干擾,然后使它的整個生態做不起來。
原來大家說比特幣價格波動那么大,就太不方便、太麻煩了,不能買東西了。我覺得這個問題也困擾著很多太早進入資本市場的Crypto的項目,所以挺難的。作為Investor,基金周期有受限,對于這個事情怎么辦?怎么陪創始人走很遠?如果走很遠,我們該以怎么樣的姿勢陪伴創始人呢?
王翔
我覺得剛剛這個問題其實衍生出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很多人在問我,如何給Token定估值,因為整個傳統金融體系,它的估值是建立在現金流貼現這一方式上,但是現金流貼現這件事在整個Web3的大部分項目里都不適用。
回到剛剛的問題,我覺得你講的這個供需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無論是從Benchmark或者是需求分析的角度來講,未來可能慢慢會出現一個Token的估值體系。第二就是,我覺得你描述的這個現象可能不會存在特別長。
其實2017年的時候就存在這樣的現象了,我也在思考Opensea為什么還不用USDT做支付?我覺得本身如果作為一個UtilityToken的話,它需要一個和穩定幣的兌換場景,至少是相對波動不那么大的兌換場景,這就慢慢衍生出來像Axie這樣一種雙幣流通。
然后第二種Token就是Governance,我覺得這是一種解決方式,更長期的角度來講,我覺得美金的體系和Token的體系會相對獨立的存在于同一款產品上,我覺得這是目前一個比較共通的解決方案。
因為近一兩年這波趨勢里涌進來的用戶,其實它不是Developer,像之前都是一些極客,他其實并不關心這些東西,也沒有什么以太坊去中心化信仰,只是作為一個新一代有趣的互聯網產品或者文化性產品去使用。再往更長遠一些看,比如有的Web2創業者會跟我說買量這件事,要去Facebook、Tiktok買量。
我覺得更長期來看,如果有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完善以及龍頭類項目出現的話,我覺得可能就是拿Token去某一個大型C端項目上去買量,然后拿法幣去Tiktok買量,我覺得這兩件事也是一個共存的場景。
然后對于資本如何陪項目方走得更久,首先我覺得心態上來講減少投機倉位,其實大部分時候,尤其最近這種行情很多Fund,包括我早期剛入行的時候,其實這種時候就特別慌,然后那這種時候該怎么辦呢?
包括2018年那一波,很多國內的基金虧得非常慘,很重要一個原因是BTC下來了,他們就慌,就開始催項目,你要趕緊去listing,趕緊進入資本市場,結果越催越差,一個項目比一個項目不行。但是其實那一波還是有一些項目方不斷地在熊市做產品,這一輪依舊可以起來。
這一類投資方卻已經不在了。近兩年會好很多,大家對于整個行情波動,資本的角度并沒有那么慌,我覺得長線來看更好的趨勢是雙方都在變得更專業,整個資本市場的容忍度會變得更好。
然后第二個就是盡量讓項目方鎖倉長一點,比如說我個人投過FTX,只鎖三個月,然后變成三年來我做波段最多的一個Token,上車,不斷下車。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跟項目方說鎖倉你自己定,我希望你鎖得長一些,或者說這件事對我來說不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順著項目的發展或者順著項目本身的規劃周期去走,在這方面不要給創業者更多的干預。
Will
我覺得對,我昨天還見到一個項目方跟我說他們當年是一群非常geek的人在做事情,他們當時也鎖倉了,listing的時機也非常好,但是他們鎖了所有人就忘記鎖倉前員工了,導致變成一個漏洞,然后就一塌糊涂,不僅傷了現在的員工激勵,也對現在的投資人有很大的損失。
所以我感覺這些基礎的如果是capitalmarket,這些基礎的在股權市場的capitalmarketpractice在這個市場依舊holdfortrue,所以說市場也是在應對人性的各種漏洞,各種各樣的人性作惡導致各種各樣的漏洞需要補,市場也需要有些機制,不然全放開了,那什么東西都是曇花一現。
王翔
講到融資以及Token設計,Bosen你最近有考慮這些問題嗎?
Bosen
我覺得剛才大家在聊到底應該是融股權還是融Token是站在投資人視角,其實我還是想問一下Colin這邊給到創業者的一個建議,就是我覺得現在很多Web2團隊身邊很多朋友都開始要去做Web3的創業了,那在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融資策略會比較好一些。
王翔
我覺得首先要區分Web2與Web3,對于Web2,有一本書叫精益創業,講究小步快跑,融資節奏、產品設計都是這樣一個思路。而對于Web3我覺得創業者其實是需要激進創業的。
我覺得這個標準就是你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投入自己全部的資源,然后成就成,不成就不成,因為不成的話,市場對創新的容忍度其實是比較高的。為什么要激進呢?我覺得就是你需要迅速地給市場一個爆發性的預期,有一個品牌的聲量和用戶的快速增長。
畢竟整個行業的迭代周期也非常快,其實很多時候它并沒有那么長的時間給你去試錯,你去試錯還不如去做一個新項目,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特征。所以在早期我覺得需要去投入你自己全部的資源,然后投入自己全部的能力去融到錢是第一位的。
第二在融到錢的基礎上,我覺得有兩個思路,就是這筆錢能不能對你的業務產生幫助和互補,也就是資金的valueadded,畢竟行業熱錢是非常多的,純財務投資沒有太大價值。
比如說有的團隊,它其實是偏向于產品背景、技術背景,他們在整個運營以及在Token規劃上就比較弱,或者市場方面比較弱,這樣子其實我會比較建議他融Token去融全球各地的資本以及社區的一些DAO,幫他彌補自己在市場環節以及運營環節的短板。
另外有的項目可能有非常成熟的運作經驗,以及非常強的產品能力,但是可能團隊相對沒有那么強的Background,這個時候他可能更需要的是一個頭部資本的背書。
我覺得這兩者的選擇是看項目缺什么,就是你需要去完成自己的前9個月、前12個月快速的規劃。然后另外是從Equity和Token的角度來講的話,如果你確實沒有什么未來可以賦能在股權上的價值,剛剛Will講的這樣一個場景,我覺得還是優先去融Token。
Bosen
對,是的。其實我覺得對于現在很多創業者優先考慮的還是能不能拿到融資,不管是Equity還是TokenFund的錢,最要緊的是能夠快速啟動項目,把產品做出來,然后把社群建立起來。我覺得這可能是大家第一個階段去考慮的,回到這個Colin問的,如何去設計Tokenomics這個問題上,我覺得這也是傳統的Web2的一些創業團隊可能需要快速補課的。
我們需要跟行業里面的前輩們一起去交流探討,一起去design,其實說回到我們,因為我們現在還在做產品的階段,Tokenomics可能不是我們優先級第一的,但是我們現在也在考慮,未來這個Token應該去怎么去設計。
我覺得一個Web3的產品,必須通過Token這種方式去把整個生態社群里面的用戶拉進network里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覺得這也是Web3精神,我們現在的考慮,最直接的其實還是應該有一個governance的Token。
另外就像Will說的,也一定要找到一個Utility,當然可能在第一個階段沒有Utility或者說Utility的場景不多,但是我覺得整個產品應該不斷地去完善生態,在完善的過程中,考慮設計更多的Utility場景。
王翔
我認為有一個簡單的思路就是,首先你要激勵自身能力范圍邊界之外的資源,對于這個資源有一個價值預估,包括不同類別的產品有不同的傾向和預期,比如說C端應用工具型產品,NFT系列以及面向開發者的產品、DeFi類產品,可能有的是需要更多開發者進來,有的是需要更多的資金TVL進來,更多流動性進來,我覺得這些資源本身是有區分的。
整體的規劃其實分為三塊,
第一個是對于社區和市場的激勵;
第二是對投資方和資源的激勵;
第三是自身的運作;
其次,剛剛講到GovernanceToken,是它的這些功能上面的一層作用,下面一層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幫助業務運轉,Governance是一個目的,Utility也是一個設計Token的目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整體大致方向上的建議,但是具體某一類別我覺得還是要casebycase。
王翔
最后一個大的問題,對于轉型的創業者來講的話,有什么重要的建議,這是第一層問題;第二就是我覺得作為創始人或者投資人,在整個賽道的創業或者投資過程中,會更傾向于哪一類特質的團隊做投資或者合作呢?
Bosen
OK,我還是回答第一個問題。最近跟身邊的很多Web2的朋友交流,我覺得進入到Web3應該找到我們的定位或者說我們的優勢在哪里?我覺得可能我們的優勢還是在product上,做出創新的產品,把用戶的體量做起來,我覺得這塊是我們的優勢。
需要去補的短板,其實我們前面聊得很多了,我覺得建議還是應該去繼承原有的積累,不要過度迷信經濟的design部分,或者說追求的并不是短期內issuetoken或者快速地在二級市場listing,而是長期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能夠給用戶帶來什么樣有價值的產品。我覺得大家還是回到Web2做產品的初心,我覺得可能比較重要一些。
王翔
其實我觀察近半年Bosen有一點非常好,其實他可能自己都沒有發現,我覺得Bosen入行的姿態和視角節奏非常對。首先在最初期的狀態Bosen在脫離自己原本的圈子,然后在這個行業里找自己的位置和節奏。
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其實很多人進來之后,一開始就會把自己的資源帶進來,原本資源視角大家會更重團隊架構,重技術以及產品的開發能力,但是沒有handson地去獲取信息和節奏,這一點其實很難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兩個生態的創業氛圍和信息獲取習慣其實是不一樣的。
我會優先建議每一個想入行的人,就是先handson的去找自己的位置和節奏,然后培養信息的獲取習慣。當你找到自己個人的位置之后,再去想原本擅長的點和自身資源,再去構建創業項目,我覺得會更精準一些。
Will?
對,我會從VC的視角想一下這個問題。第一就是這個問題其實不只適用于Web3,剛才最開始我也提到Metaverse敘事里面,其實還涉及到用AI去解決游戲世界的問題,或者說用新的VR/AR交互圖形圖像學去解決新的交互問題,但是你發現這兩個sector的創始人如果做得很累很難,他所用的這個思維模型跟在Web3里面大家做得很累很難會是同一個毛病。
什么毛病呢?比如說在AI里面,我們見到非常多的創始人覺得自己的AI能解決很多問題,最后它會變成一種在賣能力的狀態,沒有產品化。所以說我們看到在AI領域很多的時候。
其實我們本質上都是在抄openAI和deepmind的作業,看到他們的新論文新發明后,就在中國做商業落地化,通常這種行為其實是在落地別人的一種capability,然后你就把這個錘子?拿去跟所有的大客戶講,我幫你錘一錘這個敲一敲那個,那別人就跟你的項目單一合作。
所以我們發現非常多的這種所謂AI的創始人碰到的問題就是只賣能力不賣產品,所以這個是兩邊的通病。
然后回到VR/AR也會有一個通病,他們會認為VR/AR能容納所有東西,比如VR加醫療、VR加教育、VR加其他,這里面也出現了很多公司,但是往往會忘記一個點,我們看VR/AR其實最關注的是它本質上是一個新的生產資料,在現實物理空間之外又渲了一層虛擬空間出來。
要么是疊加,要么是重建,這其實是VR/AR的本質。所以這里面的VirtualObjects是新的生產資料,對新的生產資料的處理方式決定了商業模式能走多遠,很多人可能只是以工具去想VR/AR,沒想過這是一個生產資料范疇的事情。
所以最后你會發現這三個方向里面,做得最難和做得最好的公司之間的差別幾乎是一樣的。是哪種差別呢?就是說你是否抓住了網絡效應。
我經常也跟我們團隊說,在Web3里面,我們比較admire或者覺得有意思的公司通常是這樣的特質,30?個人的Opensea、10多個人的Uniswap,155行代碼解決一個月幾十億美金交易額的事情,確實這個是一個巨大的人效的變化。
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商業模式最后往往的結果其實就是人效。比如說貝塔斯曼作為一個老的媒體公司和字節之間的差別是什么?我們已經是一個德國和乃至歐洲收入最高的媒體集團,一年的收入200?多億美金,11萬的員工。
如果你把200?多億美金除以11萬的員工你去算我們的人效,可能就被字節大幅超越了。大家的收入規模可能差不多,字節可能也是小幾百億美金的收入,我們也是小幾百億美金收入,可能他們的員工數量應該是這兩年剛跟我們一樣,但收入可能是我們的一倍。
最后你會發現同樣是媒體公司、內容公司,差別就在這。所以我們會發現新的商業模式出來,它伴隨的都是替代人的事情。無論是做機器人的公司也好,做社交平臺的公司也好,都是對人的一個大幅替代。
你相信Facebook的人效肯定會比過去網頁時代、媒體門戶網站的人效要高很多,所以這個是我們在看的一個結果,那它為什么能夠是這么厲害的狀態?核心原因就是因為它有很強的自傳播-網絡效應。
一方面商業模式里面是新的用戶對于老的用戶有價值,老用戶的存在對新用戶有價值,互相有價值。最后的結果就是新用戶和老用戶進來就沒有摩擦,如果有摩擦,其實新用戶對老用戶的價值會被獲客成本給減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傳播是很重要的一個事情。
在任何領域出現自傳播都是一個非常強的信號,所以我們其實從投資視角來看的話,我們會非常關注自傳播,我之前跟Bosen也提過說,沒有自傳播的社交產品是消費品類,它的線性發展跟我們看的一般消費品的線性發展是一樣的。
你投多少錢,產出多少GMV,最后邊際效應遞減,然后受困于被平臺剝削,所以我們也會一直在追求有很強網絡效應的事情。
無論在AI還是VR/AR,這種自傳播都是存在的,比如說在VR里面可能最有網絡效應的是做槍戰游戲的,是比較有網絡效應的游戲品類。
在AI里面,可能你要融合著內容社區去看,比如說像TikTok就很典型的相當于每個人都在貢獻數據,它跟搜索引擎一樣,點的人越多,配置rank越準,然后后面的用戶越受益,這也是一種網絡效應,所以我們看到的最優美的商業模式是逃不開這個點的。
這是我們在瘋狂去追求去支持的事情,也意味著說這一類事情很可能一開始是慢的,很大程度上在做基礎設施建設,并不是空穴來風。
第二就是要不斷地有人進來,前人種樹,后人乘涼,這個事情也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需要建立共識。因為后面人看到了有這樣的效應,才會慢慢地愿意進來。所以一開始的Curve確實會等一段時間,我相信Opensea一開始也是,Opensea堅持了淘寶模式。
但我們也看到很多其他NFT銷售平臺,他們強調creation。但是正如有垂直電商、自營電商,最后還是淘寶最大,所以說要堅持這種有雙邊網絡效應的事情,對創始人來說是特別難的。
而且對于背景也有要求,如果你是設計師背景、藝術家背景,可能也不會選Opensea這樣的有網絡效應的模式,可能選的有creation的一類交易平臺。
所以說回來,對我們來講,我們會非常熱切地追求這一類的資產和創新,通常前面是難的,但后面會有爆發式增長,典型的VCEyeSight。
王翔
我覺得剛剛講到這個點,這個談話內容非常像我剛剛入行互聯網的階段,感覺過去幾年好像行業里很少有人去談論偏網絡效應的內容,我覺得還有一個可能,移動互聯網這一波很多創業者其實并沒有經歷過,更早的比如說像人人網、貼吧給錢,大家會去關注,去解決生態問題。
而非單點需求引發網絡效應的問題。另外一點就是切勿在早期階段做的大而全,其實產生網絡效應有兩個特質,第一個是找到一個用戶連接的單一場景,我覺得這個場景和可連接用戶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點是自傳播,就是剛剛Will講的這個部分。Bosen在設計過程中會對這些有什么更深入的見解?
Bosen
對,我非常同意。我覺得從我半年前進到這個行業里面,我更多的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如何去做好MoneyEffect,通過金融層面去吸引社群,其實到現在我確實非常認同的是,一個好的產品應該如何去打造NetworkEffect,就是你的網絡效應從哪去打造。
回歸到產品上我覺得還是滿足用戶,從社交產品的場景上去切入,找到一些高頻的場景,或者找到用戶有極強炫耀欲望的點,自傳播的點。我覺得產品在一開始應該極致的簡單,用戶的自傳播模型的環節做到盡可能的少,然后產品的體驗做到盡可能的極致,我覺得這就是觸發NetworkEffect的一個核心的點。
王翔
說到自傳播這一塊,在Web2的產品,Web3有什么可借鑒的思路嗎?
Bosen
對,我最近其實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真的要打造NetworkEffect,我覺得一定不能只針對crypto現有的社群用戶,需要把傳統的Web2的用戶也帶進來,這是我覺得很核心的一個點。
因為你的體量要足夠大,你的傳播的鏈條擴散要足夠快,你才能快速地給形成網絡效應。我們可以看到社交產品,每年都會有爆款,從HouseParty到Clubhouse,都會看到產品的這種自傳播、自增長。
所以我覺得在這里面有很多好的Web2的產品可以去借鑒,但本質上用戶想要的是一個沒有見過的產品,一個創新的產品,所以我認為更適合Web2的團隊在Web3做事情,其實跟Web2之前做產品的方法論是一樣的,你不能只copy一個產品。
再加上Tokenomics就變成一個Web3的產品了。而是是否拋開經濟體系這個層面,不做Airdrop你也能夠打造出來一個很棒的基于Web3底層邏輯的產品,這塊的挑戰很大,甚至是要超過Web2現有的產品形態,這里面需要創新。
其實剛Will提到現在Metaverse這個領域下,我覺得AR/VR帶來的全新的這種產品交互、人與人互動方式的創新,是有機會的一個切入點,我覺得可能社交產品應該在這方面去做努力,拿出真正讓用戶眼前一亮的產品。
Will?
對,網絡效應其實可以拆解的,很簡單,用戶A很容易用上這個產品,用戶A喜歡用這個產品,用戶A想要拉用戶B用這個產品,用戶B也很容易也喜歡用這個產品,用戶B進來,用的時候用戶A也受益,用戶B也受益,然后這兩個人都愿意再拉用戶C進來。
所以其實這個步驟拆解它很像什么呢?就是在物理世界只有一個產品有網絡,就是酒,我很容易喝,喝了我開心,我還想拉人喝,一起來喝,兩個人一喝兩個人一起開心,然后再拉人來喝,然后喝了還上癮?
所以說我覺得酒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網絡效應的物理產品,這是為什么它長盛不衰。而且網絡效應通常會帶來無形資產,帶來它的品牌性。在選擇這類產品的時候,需要考慮他對別人的SocialValue和對自己身份的彰顯是什么,這很重要。
所以說也講究品牌,你不會去邀請別人喝一個很差的酒,你突然邀請別人喝一個很好的酒,然后你在邀請別人喝這個酒的時候,他有隱藏含義,說這是一個社交局還是朋友局還是婚慶局等,對于酒產品的理解可以映射到所有對網絡效應產品的理解上,這個事我覺得挺有意思,我經常這么去理解問題。
王翔
有意思。今天我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對于整個Web3以及Web2創業的探討就先到這里,接下來我們可能還會有新的啟發性的話題,我們之后再聊。?
Tags:WEBWEB3TOKTOKEWEB3價格web3域名交易記錄Grayscale Bitcoin Trust tokenized stock FTXblocktoken
來源:財聯社|區塊鏈日報一年一度的兩會今天正式落下帷幕。據區塊鏈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有20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交了有關區塊鏈、元宇宙、數字人民幣的議案、提案.
1900/1/1 0:00:00鏈捕手消息,以太坊社區開源軟件募資平臺GitCoin今日凌晨投票通過社區提案,今年年初新成立的非營利機構Gitcoin基金會將成為GitcoinDAO的法人實體.
1900/1/1 0:00:00來源:DeFi之道 北京時間3月3日凌晨4點,Cosmos生態的EVM兼容鏈Evmos將正式上線主網,與此同時,總計有1億枚Evmos代幣將空投給以太坊和Cosmos生態的200萬個錢包地址.
1900/1/1 0:00:00作者:姚前「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來源:《中國金融》2022年第6期互聯網是人類通信技術的重大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900/1/1 0:00:00來源:Cointelegraph 編譯:麟奇,鏈捕手 近日,知名加密媒體Cointelegraph發布了2022年度加密行業影響力100強,下方為具體名單,文末還對其中知名人物進行了具體介紹.
1900/1/1 0:00:00作者:x06390 回顧2021,區塊鏈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Avalanche、Fantom、BSC等新公鏈們的崛起,而在眾多公鏈中,則莫過于Solana最引人注目.
1900/1/1 0:00:00